Sputniko  of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Speech

2018-01-31

嘉宾微信-12.jpg

大家好,非常感谢中央美术学院的邀请,我是Sputniko!目前是东京大学RCA-IIS设计实验室副教授,我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在座的安东尼·邓恩先生曾经是我在皇艺设计交互系的老师,他对我的影响非常的深远,在接下来幻灯片里面大家也可以看到这种影响。在今年10月份我加入东京大学工作之前,2013年到2017年我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科幻设计小组工作。
 
640.png

                                                                                                                                                                    来自演讲者ppt
这里有一句话,“Let’s 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实际上我们在一些技术大会上大家也都是非常激情昂扬的在说这句话——“我们来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吧!”。但这个更好的世界,是对谁而言更好的世界?更好的未来会不会其实是更危险的未来?我认为的最好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你们认为最好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我在日本非常保守地老祖母认为的最好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或者同性恋,或者异性恋……每一个人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更好的未来的界定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未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未来会有很多种不同的可能性。

我们现在生存的世界,我们所处的时代,面对着越来越多的道德的挑战——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区块链,还有基因工程等方面。设计师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向全球提出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我们的未来可能会怎么样?


……

技术与道德伦理的思考在日本、在中国、在欧洲,是非常不一样的。我希望向大家展示并且讨论技术与道德伦理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问题。

640.jpeg

                                                                                                                                                                      来自演讲者ppt

我的这个项目叫做“Red Silk of Fate”(命运的红线)。大家可能听说过东方的爱情观念里人们是被红线牵着的,就好像“千里姻缘一线牵”,会有一根红线把命中注定的两个人的小手指连在一起。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我们都相信这样古老的神话,相信这种爱情的宿命论。所以我和我的实验伙伴 Hideki Sezutsu 教授希望可以利用基因工程制造出一种真正的命运红线。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大家可以看到画面右边的影像,我们将珊瑚的基因注入到蚕的身体里面,蚕吐出来的丝就拥有珊瑚的提取基因。当我看到了这种新的蚕的时候我非常的激动!我问Sezutsu教授,“我们真的可以在蚕的身体里注入新的基因吗?” 

640-1.jpeg


我们称作用爱情的物质为荷尔蒙,当我们与他人拥抱或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荷尔蒙就会出现。我们将从珊瑚中提取出的荷尔蒙基因(珊瑚排卵时的荷尔蒙是人类的六倍)注入到蚕的身体里面,当有荷尔蒙出现的时候,蚕丝就变成了红色。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我们真的创造出了一种“命运的红线”。这个想法提出来后,仅仅过了8个月我们就真的能够使用基因工程为蚕注入珊瑚的荷尔蒙基因了。Sezutsu 教授首次制造出了这种拥有爱情荷尔蒙的蚕丝线。我们把设计的思维和想象力注入到了科学之中。

有时候当代科学被视作是对上帝的挑战,也是对神话的挑战。实际上我是在日本长大的,所以我对于神社的神话是非常熟悉的。在日本,我们相信树木,石头,风都是有灵性的,从日本的神道教角度去理解被改造过的蚕茧和蚕丝也是会有完全不一样结果的。 

640-2.jpeg

                                                                                                                                         来自演讲者ppt

神田明神神社是东京一个很古老的神社,有1300年的历史。神田明神神社有情报安全守护的意义,它可以保护你电脑不受到病毒的侵染。图片上这些小小的护身符是保佑电脑和手机的。当你要做一个保护超级高科技的护身符的时候你想要做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就像我创造的这种可以生产命运红线的蚕是一样的吗?

640-3.jpeg

                                                                                                                                          来自演讲者ppt

实际上,在日本社会中,所有人都相信存在各种各样的神保佑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相 信有神明专门保护人们不会遭受车祸,但实际上在日本出现汽车其实只有几十年。如果有一天我们人类可以在太空中行走,我相信我们也会发明出神保护人们在外太空行走时不受伤害,这种行为其实和我们用蚕生产命运的红线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要生产爱情的护身符呢?也许可以通过命运的红线捕捉到你爱的那个男生或女生。在这里我也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音乐家。利用影像展示我们希望创造的一个新的神话,一个生物科技时代的神话——科学家可以生产关于未来的科学和神话。


640-4.jpeg
                                                                                                                                                                    来自演讲者视频
(现场播放视频) 我大概讲解一下这个故事,这个女孩子她非常的喜欢她的同事,画面上的这个男生。但是她的情感好像并不能让这个男孩子知道。女孩希望男孩对她也产生感情,她想了一些办法。最后,她在自己家里的生物试验室研究出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命运的红线。女孩将这种命运的红线缝在了自己最喜欢的围巾上,带着这条围巾出门去了,希望她喜欢的男生会被红线缠住,然后也喜欢上她。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完整的影像。我个人非常喜欢使用社交媒体分享这些故事或是影像,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并讨论关于科技的未来。



640-5.jpeg

                                                                                                                                                                  来自演讲者视频

我们真的为基因工程生物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神社。在神社里也有许愿台,人们可以将自己对于爱情,对于未来的一些许愿可以放在上面。有很多小孩子们在上面写了想要和幼儿园的小男友一起结婚之类的许愿。我们把这些故事都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也让这个神社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使用。 




640-6.jpeg
                                                                                                                                                                     来自演讲者ppt

现在回到东京的RCA-IIS设计实验室,今年9月我成为了这个实验室中的一员。为此我非常激动!因为在东京大学有大约120个从事不同方向研究的小组,比如有研究生物感应器的小组,有电脑视觉方向的小组,有人工智能领域的小组。设计实验室和这些研究小组紧密的合作。当然我们也和其他一些组织,比如与皇家艺术学院合作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工业设计,汽车设计等等。设计实验室在尝试做各种各样不同领域的项目。这一切都在快速发生!我记得设计实验室的第一次会议在2016年8月份举行,而第一个项目的开启时间是今年的1月6号,仅仅90天以后我们就完成了第一个项目,有250人参加我们的研讨。Miles Pennington 曾经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创新设计工程系主任,他于今年九月加入,我是在今年十月离开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加入了东家大学的实验室,一切的一切都在快速的发生,这是今年八月我的小组的一个合影。 

640-7.jpeg

                                                                                                                                                                     来自演讲者ppt

设计实验室在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去挖掘一些“财宝”——和研究人员去对话,和来自全球各地,各领域的人对话。设计实验室也在尝试做一个年度总结性的展览项目,去展示我们所有的微型实验室和工作组正在进行的项目。也希望能得到企业的赞助。当然,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现实的展览,也同样有线上的展览,让展示内容可以在线上传播。

……

设计实验室在东京的实验也仅仅是刚刚开始。当然,东京和北京很近,我也希望能够和北京以及全球各地的城市进行紧密的合作!尽管大家刚才看到的这个项目是一个仅有五周时间的短时项目(尽管大家看到刚才的这些项目时间都很短),但我还是对这些研究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设计实验室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项目产生,我们也会进行更多的研究。非常感谢大家今日的聆听!  



640-5的副本.jpeg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未·未来」官方网站






「未·未来」 全球教育计划


筹备委员会:

高洪、范迪安、董长侠、苏新平、王少军、王晓琳、张子康、宋协伟

主任:
高洪、范迪安

学术主持:
范迪安

总策划
宋协伟

统筹

秦建平、靳军、王子源、张欣荣、任英顺、高高、纪玉洁

策划执行

程书馨、李文龙、潘镜如、薛天宠、柏林、李明威、龚奇骏、李昳尘、李峥

策划支持

李玉峰、陈小文、费俊、周子书、蒋华、周博、薛江、孙帅、叶骞、李磊

多媒体制作

陈卓、张文超、王黎明、刘桂羽、熊樱菲、李鹏飞、任龙、董海芳、 胡绿 、吴碧琳、何聪进、李江南、李明心、陈冠恒、方娜、王舒、郭童谣、庞雯、吕郑鸿、张永基、何守一、刘小鹏

形象设计

何君、叶骞、龚奇骏、李峥


空间设计

薛天宠、梁欣、马鑫、王楚霄、赵靖雅、张天钢、沈星逸

媒体宣传

徐新立、吴琼、章燕紫、朱莉、王姝、程书馨、李文龙、潘镜如、迟鹏、王艺丹、谢梦荻、郑涛、薛江、李峥、胡帅、安静、芦皙、田钊菡、肖冉、张芷蘅、宋涵、龚奇骏

项目协调
张欣荣、任英顺、王选政、潘镜如、刘晓磊、刘昶、杨宁、车静、陈华、杜国光、陈馨、王艺丹、许露丹、姚地







未知,欲知。未来,已来。
The unknown, will be known. The future, is here.


Member login

Forget your password?

New user Registration

*Compuls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