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未来  |  影像的艺术生态系列讲座  【影像·实验·异质混合】

2021-12-10


「未·未来」全球教育峰会

摄影方向学术交流活动


12月10日 周五 18:30-20:30



【影像·实验·异质混合】

机器观看之道


Image·Experimental·Heterogeneous Mixing

Ways of Machine Seeing




学术主持 | Academic Advisor

宋协伟 Song Xiewei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讲座主持 |Host

林彤 Lin Tong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方向召集人



主讲人|Speaker

沈京京

Shen Jingjing


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大奖获得者


沈京京是一位艺术家和研究者,她的艺术实践及研究涉及媒介研究、技术哲学、新兴技术及当代艺术领域。她先后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Glasgow School of Art)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获得荣誉学士及硕士学位,目前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进行博士研究,博士课题专注于探讨速度文化、技术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她曾于2014年获Adobe卓越设计大赛摄影类别冠军,于2015年入选《卷宗(Wallpaper*)》年度毕业生指南, 2017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2020年入选由英国广播公司艺术频道(BBC Arts)和英格兰艺术委员会(Arts Council England)联合支持的新创作者(New Creatives)人才发展计划。作品《奇点(Singularity)》于2021年发布于英国广播公司艺术频道和Steam平台,并获得亚洲数字艺术大奖,研究曾发表于世界美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esthetics)等。



讲座简介 | Introduction

约翰· 伯格(John Berger)在197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纪录片《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中曾强调到,“我们所见与所知之间的关系从未固定”,在近五十年后的今天,该观点仍然有效,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与技术性加速对“观看”的介入,“未固定”的状态不断加剧。在纪录片开篇中,伯格提到,传统的透视理论使眼睛成为可见世界的中心,此时视线就如同灯塔发出的光束,光束所及之处有限且不起到对外传播的作用。从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的“视觉义肢(visual prosthesis)”,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的“坏图像(poor image)”到詹姆斯·布萊多(James Bridle)的“新美学(New Aesthetic)”,从无人机到生成式对抗网络,讲座试图把艺术家和学者们对新兴技术和媒介(vehicle)的思考作为切入点,对伯格的观点进行回应,探讨从 “观看之道”到“机器观看之道”的转向,以及现今已被无限延伸和扩展的“光束”及其所及之处。



--------------------------------------------------


个人作品 |Personal works


奇点 Singularity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429890/Singularity/


《奇点》是一个结合了三维扫描、头戴式显示和沉浸式声音设计等技术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该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艺术家身处于加速数字化世界的个人体验。艺术家创造性地发现赛车游戏与人类技术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摩尔定律、加速回报定律之间的联系,在赛车游戏中,玩家通常可以通过收集道具来实现加速,这与上述定律中每一个新技术诞生,变化率就以指数级攀升的现象不谋而合。该作品运用赛车游戏的运作原理作为整个体验结构的设计基础,在体验的过程中,观众将看到许多我们曾经使用过的以及正在使用的技术隐喻,包括移动电话、蓝牙、信息高速公路、聊天机器人等,通过观察和收集这些“隐喻”,体验虚拟现实中不断加速的世界,最终实现“奇点”。


在数字化程度日益加剧的时代,技术更迭的速度越来越快。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提出科技奇点将在2045年发生。史蒂文·沙维尔(Steven Shaviro)表示“无论喜欢与否,我们每个人现在都是加速主义者”。该作品基于对技术史及速度文化的研究,旨在把正在加速到来的科技奇点场景进行视觉化,并邀请观众重新思考有机生命体与无机智能之间的关系。



失神 Lapse



该项目围绕艺术家对于社会加速、新兴技术与异化的研究展开。学者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在其关键性著作《消失的美学》中提到,儿童常会染上一种名为失神癫(picnolepsy)的疾病,发作时患儿会短暂的处于有意识与无意识交替的失神(lapse)状态,但当失神结束时,患儿会自行对记忆缺口进行粘合,以形成自洽的个体时间性,维利里奥将这样的能力称为去同步性(desynchronization)。然而这样自我身体的掌控能力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加速以及人类器官活力的衰退逐渐式微,人工智能技术作为21世纪最为典型的技术性加速触发器,正加剧着这种“失神”体验。

在此项目中,艺术家前期收集了近8000张老照片作为原始数据集,通过使用生成式对抗网络,投喂并训练该数据集实现图像的自动生成。区别于现有的人工智能实践,艺术家刻意避开向机器投喂具有高度同质性的图像,输出的混沌图像好似慢放的游离体验,不断游走于出现(appearance)与消失(disappearance)的边缘。

此处,“失神”再现。




参与方式 |Participation

地点:7号楼4楼

腾讯会议:826 6542 6612

B站直播ID:影像的艺术生态



主办 | Host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School of Design, CAFA



---------------------------------------------


【影像·未来】—《影像的艺术生态》系列讲座


《影像的艺术生态》课程是第二届「未·未来」全球教育峰会背景下,摄影方向开设的研究型教学课题。此课题由一系列与影像相关的课程版块相互交错结合构成。包含了影像的艺术世界理论阐述、影像的艺术市场产业链条及未来、影像的媒介语言转换、影像的多元呈现、实验影像等多个领域的方法论与认知体系。

人类基于意识形态、历史和社会因素的视觉表达体系正不断受到算法、互联网社交活动及智能机器的冲击,人们对于影像的理解正在不断延伸。

在此背景下开展【影像·未来】系列讲座,共商当代影像艺术的本体问题、扩张领域、摄影艺术的边界等众多“关系重塑”话题。深入探讨影像媒介与消费社会共时版块下社会、政治、经济等不同领域之间的共生生态关系。


摄影艺术方向


摄影艺术方向教学依托中央美术学院深厚的学术传承和面向未来的教学理念,在成功兼容国际优秀摄影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培养以摄影为主要艺术语言、具有较高艺术审美水准、全面影像理论知识、涵盖艺术摄影、应用类摄影等众多摄影领域的优秀艺术跨界人才、视觉工作者以及影像策划编辑人才的教学目标。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设计史及理论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生态危机设计(智慧城市)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星号为必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