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学科研讨”

2023-04-10

2023年4月2日,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学科研讨”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原校长樊丽明发来视频致辞,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林茂、吕品晶、邱志杰与来自国内外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一同出席开幕式。


“学科研讨”论坛共分为三场,第一场论坛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林茂致辞。同济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娄永琪作为主持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鲁晓波,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吴小华,发表主旨演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鲁晓波、吴小华、娄永琪、宁刚、孙守迁、宋协伟、季铁、詹和平参与讨论环节。


第二场论坛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致辞。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宋慧文作为主持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召集人杨冬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教务处处长陈正达(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召集人曹晓阳),发表主旨演讲。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成员杨冬江、宋慧文、冯信群、李海明、宋协伟、范圣玺、孟宪德、潘长学、魏洁参与讨论环节。


第三场论坛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吕品晶致辞。邀请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赵超作为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韩涛(代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宋协伟),同济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家阳,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宋建明,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宁钢,浙江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孙守迁,发表主旨演讲。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赵超、林家阳、唐建、任文东、郭春方、伊天夫、王晓予、曹阳、许奋、段胜峰、陈劲松、吴晓玲参与讨论环节。



嘉宾合影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美术馆收藏委员会专家委员 林茂致辞


林茂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要大力发展设计教育,提供覆盖全球生命周期的设计服务,制定提高创新能力的设计策略,强化创新型人才的重点培养机制,是实现设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提出当下需要更多的设计实践、验证和探索,以开创出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设计新思路,降低设计理念的单一化,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论坛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委员、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委员 宋协伟致辞


尊敬的领导、嘉宾、同仁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央美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非常感谢各位参加我们的“未 · 未来”教育论坛。在这个建设新一轮双一流高校的重要阶段,我们非常关注如何根据国家需求培养人才,如何结合学科发展调整艺术类专业方向,如何推动教学改革,促成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化、多元化发展等问题。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多位重量级嘉宾,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他们将就教育和改革问题进行研究,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供咨询和建议。同时,我们还邀请了2018-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专家,共同探讨教育的未来。


在今天的三场论坛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国家需求培养人才,推动教学改革,促进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化、多元化发展。我们期待与各位嘉宾和同仁共同交流,学科研讨,分享经验和思想,共同探索教育的未来,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和支持!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原校长樊丽明致辞


樊丽明组长在致辞中对新文科建设的宏观态势进行分析,并就新文科建设的微观机制展开讨论,她指出从高校的角度看,要健全和优化五大机制,即资源配置机制、协同共建机制、能力提升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形成学校引领、部门支持、学院协同、教师参与、学生受益的良好育人生态,新文科建设才能够行稳致远,实现新文科建设的育人和科研目标。



  - 上午议程 - 


  |第一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

交叉学科与中国式现代化


  |研讨主持|  


娄永琪

同济大学副校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 - 秘书长


娄永琪副校长谈到以下三个方面:数字时代的设计问题、设计学科的变革与设计教育。他首先指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我们应考虑将原子世界与比特世界相互融合,而打造一种思维的底层逻辑。在一方面,数字时代的设计要擅于向人工智能提问,以此增强设计师创意诱导的能力、创造原型的能力和创造性链接的能力。在另一方面,艺术的价值在于批判、启蒙和唤醒,而设计的价值在于改变。数字技术或许将促使艺术与设计的定位更加明晰、准确。


其次,设计学正处于不断推进疆域拓展和范式转型的阶段。在跨学科交叉的要求之下,设计学需要从历时态的设计历史变革之中提炼共时态的设计核心价值,将学院教育培植为一种长期主义的、和谐且稳定的生态系统。



  |主旨演讲|  


鲁晓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 - 召集人


鲁晓波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当我们思考多维时空融合下的设计选择,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核心所在。历史赋予了设计多样的时代精神,如前瞻性、应变性、整合性和引领性。在农业革命转向工业革命的大变革之际,包豪斯开启了设计教育的先河;雷蒙 · 罗维作为商业设计师应对经济危机;迪特 · 拉姆斯则致力于建立工业时期的新的审美标准;那么在智能化时代,新的艺术与设计范式也在逐渐显现。


大学应当是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的集合地,组建一套打破学科壁垒、激发思辨意识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国内外各大高校的共识。未来设计的发展目标在于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环境、经济和社会,具体体现在服务于数字经济,重视健康与关怀的设计,致力于人类的永续发展。最终,构建起拥有中国风格和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学科。



吴小华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 - 召集人


吴小华教授以中国美术学院的创新设计学院为例,结合当前热议话题交叉学科,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未来教育的发展路径。国美的设计发展经历了从图画到图案到设计,再到数字化的转换,经历了从传统艺术设计教育到现代设计教育再到未来素质设计教育的发展过程。2018年国美创立的创新设计学院,以艺术与科技为主导,融入工科生与文科生,力图以交叉学科的教育模式启发未来设计的思考。由此可知,交叉学科的内涵极为丰富,但是专业本体核心是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该问题需要与院校属性以及跨学科研究教学的开放性等相联系。不过,我们仍然需要注意不同的学科体系之间的交叉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基本表层,应该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 讨论环节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嘉宾讨论


娄永琪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秘书长)

在交叉学科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语境之下,“时代之问”向设计师提出了把握时代精神与建设中国道路的要求;“路径之问”则引导各位思考设计学的交叉学科之路究溯其本是颠覆式革命还是阶段性优化;“结构之问”强调了在细部探析设计学内涵、外延与学科范式的必要性。基于以上未未来论坛所提出的设计三问,期望各位能够在此议题之下共同商讨出破局之法。


宋协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

诸位专家对于设计学的交叉学科之路的具体见解或许各有异同,然而,在价值导向方面,各大高校需要共同秉持着一份相趋近的旨趣,即不懈地构建设计学与中国式现代化、新文科背景之间的理路关系。其中,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提出与设计学的交叉学科定位的公布几乎同期,其内部必要存在着某些互联逻辑,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设计学或能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世界逻辑的线索之中理解二者的关系。而新文科、后学科时代则同早期美国的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隐性因果。如温铁军先生的演讲,中国共同富裕观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国的产业形态发展。由此可见,当今的设计学如果仍然站在传统物理学的视角来谈论交叉学科问题,其导向的必然是纽结于历史和社会现状之间的矛盾体。


季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

交叉学科往往意味着跨地域的教学组织、跨组织的师资、跨境的生源,而这些要素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均曾出现。可见,交叉思维或许能够同东方教育的思维模式相联系。交叉学科的指导原则在于传达一种应对复杂问题的观念,引导我们思考如何为中国五位一体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而服务,以及如何为当地社区与地域特色服务。上述内容构成着交叉学科的结构性。


孙守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

设计学可以尝试从两种“三元空间”学说的概念出发,重新思考交叉学科之意。第一种是经典的CPS系统,即人类-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其中信息因素的加入间接限制了包豪斯流派的发展。第二种是更加当代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产业模式的三元融合系统,经济学作为第三种力量而加盟其中。后者是当下设计学需要慎思的语境。


宁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

交叉学科的范式既需要人文底蕴和学养,也需要注重格物致知的科学逻辑和方法。而交叉学科作为诞生于欧美的现代学科体系,决定了中国交叉学科之路的初期就肩负着“从西学中吸取养分”和“在中国气派中滋养”的双重使命。因此,交叉学科的中国化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相辅相成,需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总目标。


詹和平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

设计学的交叉学科现已被确认为一种国家官方认定的身份,其内部问题是一项学理层面的问题,更多地需要从学理层面思考其建设的可为之处。而设计学从艺术领域向交叉学科的进化,这一过程不可被诠释为简单的平移关系,也并非相关学科理论的简易杂糅。



  |校企签约仪式|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常委、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谈到,很高兴能够在此与5家优秀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艺术设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目标。这次签约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化创意、通信技术、数字媒体、智能制造者,这也反映了艺术设计教育所涉及的领域它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在未来的合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创新的理念,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沟通与交流,深化双方在人才培养、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动艺术设计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推动文化创新与产业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主持校企签约仪式


靳军教授在主持央美院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中表示,中央美术学院非常期待与各方企业一起在未来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未来科技和艺术设计发展的新路径,不断研究创新协作,共同推进艺术设计在未来产、学、研的创新和发展。



宋协伟院长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



宋协伟院长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与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宋协伟院长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宋协伟院长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与网龙网络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宋协伟院长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与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下午


  |第二场|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调查研究与数字社会前沿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邱志杰为第二场主题讨论《调查研究与数字社会前沿》作开场致辞


邱志杰副院长指出在目前研究生的教育中,要将社会的经纬度和实际经验互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行业的发展。社会调查课程往往就是最好的对人格和心灵的修炼课程,也是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甚至是最好的思政课程。在生动的社会现场中,你会发觉原先非常多的成见、定见、偏见会在调查的过程中彻底被粉碎,从而你会发现自己和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发生关系的全新的可能性。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委员、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委员 宋协伟为第二场主题讨论《调查研究与数字社会前沿》作开场致辞


本场是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所进行的学科研讨,主题是《调查研究与数字社会前沿》。“调查研究”是非常现实意义的概念,数字社会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比如近期备受大众热议的ChatGPT,已经引发了各界人士关于其风险和问题的诸多思考。因此,如何了解数字社会的趋势和特点,如何探索数字社会中设计研究的新方法,如何通过调查研究提升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亟需面临的问题。



  |研讨主持|  


宋慧文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宋慧文教授谈到,国家对艺术学科专业建设有两个重大的期许:第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拿作品来立言,拿作品来说话,拿作品来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要出作品,出人才;第二,就是能够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美育教育,升级乡村振兴,讲好中国故事,发扬中国精神,助力大国外交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并且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的生活的愿望,不光艺术设计学科,艺术整个学科应该能够起到非常大的这样的作用。在当下的学科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本科生教指委携手学科评议组,立足中国价值,展示中国智慧,呈现中国风格,提供中国方案。在研究视角方面,共同致力中国艺术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的三大体系。


杨冬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召集人


杨东江教授针对“调查研究与数字社会前沿”主题的学科研讨做了演讲。具体阐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针对时代之问、方法之问、以及社会之问所做的工作。


关于时代之问,杨教授列举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一届国际艺术设计教育大会。并提出了当下非常重要的一些问题,例如AI时代人工智能如何与人相处;人类在太空如何生活;未来如何穿戴,以及疫情所引起的人和人之间如何保持亲密关系等。关于方法之问,杨教授针对于未来教育发展中设计如何解决问题做了回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的教育希望能够服务于国家的经济转型以及发展的需求,以现实的问题和探究核心知识作为的导向,学科交叉瞄准前沿问题来应对全球的挑战,来推动学科的发展,并重点列举了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GIX“智慧互联”双硕士项目。关于社会之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遵循习总书记的指示,将美术艺术科学技术学交叉融合,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的作用,把更多的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当中,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交流。



陈正达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教务处处长

(代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召集人 曹晓阳 演讲)


陈正达教授针对“调查研究与数字社会前沿”的主题做了名为”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之路“的演讲。陈教授指出,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如何应用交叉融合的方式,来适应数字化社会人才培养变成了未来设计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陈教授提出了四个提案:第一,全局和局部:新时代的学科发展要求。建立一种大我的关怀,一种社会感知,做到“格物致良知”,是艺术教育所共同面对的使命与要求;第二,当前和长远:交叉学科格局的构建。“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改革、面向融合”整合全球设计教育创新资源、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打造前沿性、综合型的创新设计学科;第三,特殊和普遍:本土文化艺术新格局构建。用研究发出“中国声音”;用理念塑造“中国形象”;用艺术讲述“中国故事”;第四,宏观与微观:数智社会下的艺术教育。用艺术智性(Artistic intelligence)去联通和牵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构建面向未来的“人文科技双向会通”的新文科发展格局。



- 讨论环节 -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嘉宾讨论


杨冬江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 召集人

在2022年发布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设计学既作为专业学位而在艺术学门类之下开展专业教育工作,同时也作为交叉学科进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由此,各大高校需要重新审视既有的专业型人才培养与学术型人才培养,共同探讨未来设计学的学生入学标准与培养计划。


范圣玺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 委员

关于本次设计学的学科目录调整,个人认为存在三项鲜明的特征。首先,新增的交叉学科是国家对于设计学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充分肯定。其次,对于设计的交叉属性的强调,实则是对于设计最鲜明的本质特征——“范畴的扩张”的重申,强调设计与周边范畴进行交集和跨界。最后,将设计学设于专业学位的这一调整是对于设计的应用学科属性的一次回归,再次点明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问题。设计教育的问题与设计学的主体、内涵和外延高度相关,设计学的特质在于其常常边界不清且主体不明,教育的未来便是在未定之间建立结构,找寻远见。


魏洁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 委员

基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教育实践,探讨设计学的教育调整问题:在专业型人才培养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课程的差异化布局,面向被授予艺术学学位的学生,将注重结合地域和学校的平台优势的设计融合研究;面向交叉学科的学生,将进一步搭建食品设计、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等等工学与艺术学相结合的整体布局。


宋协伟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 委员

国外相对自由开放的设计院校往往遵循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例如,MIT实验室在生物材料、大数据技术、情感化机器人、智慧型城市等等研究方向均有着极高成就,这是由于其灵活开放的制度与民主化的教育所激发的。国内院校则在遵循着自上而下的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之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为打造优质的教育环境持续行动着。例如,设计学院增设开源编程和通识课程,以此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思维模式和技术理性的思辨;同时,设计学院积极联合其他顶尖综合大学的专家学者开设融合课堂,构建更为全面化、人性化的交叉型课程体系。由此,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向全国设计院校进行呼吁,各位理应积极研讨未来设计的发展战略问题,将传统学科优化工作的“慢性滚动”转向“快速行动”,共同应对国家政策,争创世界一流大学。


潘长学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 委员

未来设计研究的调整可以聚焦在三个层面的工作:第一层面是对于设计历史的梳理;第二层面是对于设计现象的提问;第三层面是对于设计结论和设计成果的批判。设计的特质在于综合各项信息要素、技术工具、人类本能的基础之上所完成的综合性、决定性、瞬间性的价值判断和创新创作,这才是设计行动的重要价值点所在。


孟宪德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 委员

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评价标准依然是以实践评估的发展路径。根据学科目录制定,每所院校的不同评价体系需重新调整相应的培养方案,最终反馈至作品展示的评价标准。另外,综合类院校应当更多向专业美术院校学习,突破文理制约条件而发挥艺术自由属性。


冯信群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 委员

无论设计学的专业型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的差异与共性何在,各大院校均须落实产出自身的办学特色,而非仅仅停留于理论评述的研究层面。设计始终是交叉性质的协同过程,例如东华大学与国防、航空航天等相关国家战略的设计合作,以及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服务建设,均致力于挖掘社会交叉语境之内的设计活力。


李海明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 委员

设计的本质即交叉学科,这意味着在当前新兴科技革命推动之下的设计学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改革与适应。在历史浪潮的推动之下,或许在未来几十年后回望本次论坛,将有可能发现它已成为设计教育历史上的一个丰碑或一笔重墨。在未来设计教育的调整过程中,应当着力于研究设计认识论与设计方法论。同时基于国家战略引导的教育品质高度进行设计人才需求的定向调整。


宋慧文

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 委员

新学科目录所制定的顶层设计思想是“一体两翼”。对于设计学科而言,“一体”是专业学位培养中对于本体研究的实践创作方法;“一翼”是本体历史理论以及评论的学术研究;而“另翼”则是跨学科的一级学科设计学的建构。未来设计学的理论研究将侧重于设计本身与多边学科交融衍生的研究。



  |第三场|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ChatGPT 技术与未来劳动形式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常委、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为第三场主题讨论《ChatGPT技术与未来劳动形式》作开场致辞


近年来人工智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ChatGPT作为其中的代表在自然语言的处理和文本生成方面表现出色,这将会改变未来劳动形式和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对设计教育也是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此,组委会设置并回答了三个问题:ChatGPT技术为什么会在这两年出现并成为必然,人工智能技术为什么会成为当代大国的竞争利器?如何理解ChatGPT通用语言大模型的底层逻辑?未来设计师的劳动形式是什么,新的劳动形式带来的社会后果是什么,我们如何在设计教育中进行根本性的应对?就我的建筑师背景以及在乡村工作的经验,我个人的感想是未来的劳动方式将是手工劳动、工业劳动、信息劳动、数字劳动这四种形式的混合,对个人而言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要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过程中利用技术、超越技术,走向自由的劳动!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委员、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委员 宋协伟为第三场主题讨论《ChatGPT技术与未来劳动形式》作开场致辞


我们第三场讨论的话题是ChatGPT技术与未来劳动形式。这个话题非常吻合当下的热点,我们邀请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和学者们来参与讨论,我们相信一定会有很多有价值的观念、观点和思考。



  |研讨主持|  


赵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秘书长


赵超教授谈到,“劳动”这个词实际上是既具有当下本土化色彩,又面向全球化语境的,面对的是未来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我演讲的主题是ChatGPT与设计之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方兴未艾、窥见一斑、众说纷纭、适者生存四个角度来对背景进行分享。在当下设计应该回归内核,实际是一门针对人与人为事物之间交互方式进行研究与创新实践的学科,它对美学、功能、语境、文化和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从“设计师”、“设计行为”、“设计输出”到最后的“设计学科”。设计在由“碳基”向“硅基”生命进化的危机中具有正确导向人类的义务,作为设计师对新技术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敢于尝试,同时也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能被技术禁锢灵魂与思维,从而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世界。



  |主旨演讲|  


韩涛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

(代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宋协伟 演讲)


韩涛教授把ChatGPT理解为两个词:一个叫做Chat(对话);一个叫做预训练模型。ChatGPT可分解为两种劳动范式,一种是规模化、标准化或者抽象化劳动(预训练模型),它解决的不是个人问题,而是规范性、匿名性以及可被下降到数据通用的劳动程式。另外一种劳动是Chat,是一个人和另外一人的对话,是一个学者和另外一个学者的思想碰撞,这种是人类精神活动中最不可预测的复杂劳动,因为你的上一句话才会决定我的下一句话。所以ChatGPT将复杂化的精神劳动以及通约化的抽象劳动相结合。今天的设计学科不是场景本身有问题,设计学科已经足够与所有场景进行全连接,设计学科可能面临着人类语言模型的再一次最基本的变革,可以在数量、速度或激进的程度上改写人类的整个算法逻辑。如果中国不参与这场算法逻辑竞争,我们就会被提前所喂养的数据语料支配我们的意识形态,当个人能量得到加强的时候,集体的理性也随之丧失。所以ChatGPT在战略语境之下,它已经变成了大国竞争的武器,它也变成了个人赋能的一个机会。



林家阳

同济大学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林家阳教授围绕“设计教育责任”主题展开叙事,同时侧重于艺术设计与技术科学、商业经济等相互作用关系,提倡教育必须改革,设计教育必须改革,即是从改变教师队伍开始,立足于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以及教育责任,这是我们现在的设计院校将突破教育固化体系的关键。自身技术结构应当随同智能工具更迭而转型,利用艺术家的思维引领科学家思维的进步,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艺术家的表现行为。另外,应当奋力解决教育和社会经济的问题,因此设计教育需要强调经济思维的层次培养,同时注入人文的理想情怀与科技的介助手段,并置于社会伦理责任之中。林家阳教授在此呼吁:“我们必须要觉悟,我们要带着责任去改变中国,改变中国的设计教育。”



宋建明

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宋建明教授从设计哲学角度来思考ChatGPT技术与未来劳动形式,并提出“一心一芯”的思想概念。“一心”是指基于“灵性思维”智慧驾驭工具的人,即是拥有心气、才情或哲境的“我”。“一芯”是指基于算法的“超人智能”的工具,即是拥有数据、模态或算力的“他”。因此,在今天的设计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基于灵性思维、具备驾驭智慧工具的人,让“他”成为始终为我所服务的“芯”。除此之外,宋建明教授特别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其人口老龄化规模的不断负增,使之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因此,技术升级如何帮扶老年民生问题也是当下需要解决的设计问题。



宁钢

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宁钢教授围绕“为人人共享而设计”主题,以通用设计为内容展开叙事,并通过不同的相关设计案例为我们进行分享。设计路径依托通用设计指导原则,系统整合高度容错性、高度普适性、安全环保性以及消除代际差异性等等,使之无障碍设计为人人而共享,为人人而服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社区与技术的结合日益成为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以及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其社区化产业的未来将为教育界、设计界发展变革提出新的思考。所以优秀产业人才的培养与跨越学科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大国崛起迅速变革,中国创新实力将带动产业设计新一轮的发展。



孙守迁

浙江大学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


孙守迁教授认为创意经济与数字经济两者永远是相互合作的关系,不存在正误之分。数字创意产业包括专家生产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AI生产内容(IGC)等三种生产模式都在不断驱动数字内容的创作方式。关于ChatGPT技术对未来劳动形式的影响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数字技术将改变传媒业务形式并逐步趋于自动化应用;其次,电商零售平台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再次,独立制作、跨平台以及发行平台将不断活跃;最后,影视行业的数字虚拟化趋势能够不断降低制作成本,快速高效。基于ChatGPT的技术思考提出以下观点:1.田野调查和ChatGPT的数据分析并非完全对立的,无法相互取代。2.田野调查能为ChatGPT提供基本的语料数据,是ChatGPT不断学习成长的基础。3.就目前来看,ChatGPT能够取代很多重复、低难度的劳动,但受限于语料数量和质量,还有很多工作无法较好完成。4.ChatGPT的应用需要加强监管。




- 讨论环节 -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嘉宾讨论


赵超(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秘书长)

在工具理性层面,人工智能足以胜任大量多样的、具体性的工作。然而,在价值理性与伦理问题层面,数字技术尚存许多未被述尽的空白。例如,人类所拥有的不畏瑟于未知而敢于变革的野心,便是人与机器之间的本质性差别之一,这也将是未来设计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


宋协伟(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设计教育正面临着很大的前景发展压力与问题驱动力,而学界热衷讨论的Chat GPT、交叉学科等概念为本次论道提供了绝好的契机。诸位在此献力献策,共商未来,相信必然能够为中国未来设计教育培植出一幅向好生长的春日图景。


林家阳(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从Web3.0与数字劳作形式的宏观角度思考当下的变革,Chat GPT实际上仅仅是Web3.0时代的一个统合众多数字技术的应用化身,其本质是针对Web2.0的高度中心化迭代而出的去中心化特征。由此,社会分工与生活状态都将可能发生变化。正如霍金所言:“科学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但是我们必须要理智地使用。”因此,从宏观层面明确设计过程之中的人类与技术的主客体关系,是数字时代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


段胜峰(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生而为人,用好肉身。”人类所拥有的感知、诗性、先验的冲动与美的判断都是足以与数字智能机器相对抗的要素。教育的责任在于将上述人类的本能充分激发。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前工业时代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的体悟式与直觉式的引导,将有可能为未来设计供给一种更加新颖的教育方式。


陈劲松(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在任何技术萌发之际,我们首要地需要从伦理层面判断其良恶,技术的应用问题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谋定而后动。在变革来临之际,拥抱变革,优化自身,设计学便自然能够与新技术生态相融。


郭春方(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首先,社会需要在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应用之前,为其调配好规范约束并设定边界,以待它的全面激活。其次,我们需要对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未来形态及其对于人类生活的干预程度保持审慎。第三,个人对于数字智能持有信心,相信它能够在人类的控制之下更好地为人类而服务。


伊天夫(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技术与人必将在时代发展之间逐渐相互靠拢、走向综合。而人在使用技术时,将赋予技术的应用以多种蓝图和远景,它们构筑出了不同的价值体系。


许奋(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如果从相对乐观的角度去看待技术发展,回望教育的历史:早期文明时期盛行极少化教育;至工业革命时期,普遍化、大众化的科学技术知识参与大工业生产,促使现代教育制度的普及;再至当下的数字智能时代,技术将推动教育向高层次的精品教育迈进。


任文东(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在技术层面,未来人类的劳动形式大抵可以分为无人化与智能化两类。数字智能技术现已具备创意性、高强度文字处理能力、读图能力等等特点,因此,设计教育有义务培养与上述趋势相适应的未来设计劳作者。并在教育升维的过程之中,注意厘清交叉学科与学科交叉这二者之间的概念界限。


王晓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数字劳动形式,作为一种物理的表现,实则也是一种态度与情绪的问题,后者影响着我们的劳动状态。取避有道、顺其自然的应对态度,或许能辅助整体系统趋于一种和谐与平衡。


唐建(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从问答、翻译、对话、生成、学习、娱乐这六个角度去审视Ghat GPT的功能,其尚未达到教育与创作等高级层面。或许,未来的数字智能技术将更多地以助手的形式存在。


吴晓玲(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在教育强国的建设中,数字化是一个必由之路,它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实现了我们的教育公平。而关于未来的劳动形式的相关问题,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能力可能在于人类清澈的眼睛与敏捷的头脑。


曹阳(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Web1.0时期教育通过增加课程来应对变化;Web2.0时期教育通过增设专业来解决问题;Web3.0时期,或许我们需要思考去中心化与数字游民等概念的具体落实工作。





立即关注视频号

不错过每一位嘉宾的精彩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危机与生态设计、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星号为必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