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多边论坛”共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教育革命”、“生态响应”、“民生福祉”、“产业前沿”、“集群智能”。其中“教育革命”、“生态响应”板块为上午场次,“民生福祉”、“产业前沿”、“集群智能”板块为下午场次。
第一个论坛板块“教育革命”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委员、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委员,宋协伟教授担任该板块主持人并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韩绪,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段胜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赛,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胡飞,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黎,发表主旨演讲。
首都师范大学视觉设计与教育研究所所长李中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金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祝遵凌,天津美术学院视觉设计与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薛明参与讨论环节。
第二个论坛板块“生态响应”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海军担任该板块主持人并致辞。
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毕学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武汉理工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首席教授潘长学,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超德,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颂华,大连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文东,设计史学家、策展人、《生物设计》作者威廉·迈尔斯(William Myers)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罗萍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副院长张荣红,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犁,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邵巍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少波,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魏华,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东霞,青岛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昌俊儒,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叶德辉,湖北工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汪涛,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孙利,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古桑多吉参与讨论环节。
第三个论坛板块“民生福祉”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李玉峰担任该板块主持人并致辞。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季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董占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晓风,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沈康,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曦发表主旨演讲。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许开强,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詹秦川,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陈龙国,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英暎,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周子鸿,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明参与讨论环节。
第四个论坛板块“产业前沿”,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郝凝辉教授担任该板块主持人并致辞。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贾荣林,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晓东,网龙网络公司首席设计师、网龙副总裁林嘉泉,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洁,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勇发表主旨演讲。
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戚跃春,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于冠超,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赵忠超,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宇,兰州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吴晓玲,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书记、副院长范小春参与讨论环节。
第五个论坛板块“集群智能”,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韩涛为该板块主持人并致辞。
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璐,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覃京燕,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选政,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城市设计规划学院艺术文化与科技前系主任,副教授迪米纳斯·乌博纳斯(Gediminas Urbonas)发表主旨演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沈旭昆,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爱民,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野,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包格日乐吐,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尹红参与讨论环节。
嘉宾合影
-上午议程 - |第一场| - 教育革命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委员、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委员 宋协伟为第一场“教育革命”板块作主持致辞 关于教育革命,宋院长指出设计学教育范式的建立,应该根据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以及未来生态需求不断调整课程结构、专业设置、教学方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设计教育改革中深刻思考、探索与实践,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上逐渐形成了以战略设计、科技设计、社会设计、文化设计、产业设计、设计研究等六大维度的基本框架和新文科设计学体系建设模块。在教学上,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建立国际化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多元的教育资源和视野。教育革命是人类文明演化永远的核心议题。那么,如何在线性历史的未来与反复折返的未来中,思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与多样性?如何在当代数字技术条件下,应对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教育革命?一百年前教育革命不仅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发生,也以思想宣言的形式发生。宣言可以被理解为对即将到来的预见,对思想构型的预言,行动策略的预判。宣言就是一种未·未来。 |主旨演讲| 韩绪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绪教授借国美良渚校区建设、国美教学新规划来说明实施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的必要性。他首先指出:在教育革命中,需要构建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新包豪斯和新呼捷玛斯。这两所学校的教学理想均在于构建全人类的福祉。而教育革命的跨界融合思想,不仅体现在教学规划层面,还体现在教学空间的设计层面。在国美学科规划中,国美教学团队设计出“十”字结构,将本硕博三个阶段的教学定位呈现出来,并提出了基于美术学院语境下的审美判断力、社会感知力、技术学习力、创新创造力等四种能力的要求,预设了院所制、学分制、学设制和三学期制这四种基本制度。在教学空间建筑设计中,张永和先生在设计国美良渚校区时并不局限于建筑空间的设计,还预设了空间内容纳的人与物等建筑设计之外的内容。基于国美校区建筑设计案例韩绪教授指出交叉融合思维的重要性。 段胜峰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段胜峰教授向大家介绍川美近年来的变化对人才培养的思考。川美近十年的教育形成了一条从招生到培养再到就业的人才培养主线。为了进一步落实塑造人民设计师的培养理念,结合川美在中国西部的现实的资源,确立了绿色乡村、城市素质、文化传承、生命安全等主题,以实际问题作为导向,整合多学科交叉协同,融入到全过程的教学环节当中,在具体的实施环节强调同理心、责任感、价值观,融通知识方法、专业技能,带动课程体制专业体用教师提升流程提供来设计教育的一系列的内容体系。川美的设计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相向而行、同频共振,从而催生出一大批具有泥土味、人民情和中国心的人民设计师。 马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赛教授在演讲中首先例举了孔子教育、柏拉图教育、博洛尼亚大学、包豪斯设计教育等诸多历史中的教育组织及其教育思想,重申1931年梅贻琦先生就职清华大学校长之时的发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由此,马赛院长指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将继续秉持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教育理念,通过分享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的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设计案例,强调重点培养交叉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设计整合能力以及协调管理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愈发去中心化和去壁垒化,未来的教育或许仍然会重点依托实体学校,但是受教育者获取知识的途径必然更加多元、开阔。 胡飞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院党委副书记 胡飞教授的演讲基于数字技术发展之下的设计教育者的视角,分享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人工智能设计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布局。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遵循科学研究范式,建设了智能大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关注人工智能和设计的交叉领域中的数据可视化问题;同时,学院也开展了产教融合的范式探索、人工智能时尚与传统金属工艺的融合创新等等。胡飞院长指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将为了共愿与共识,继续秉持前瞻性的视野,做好组织决策。学院教师也将从个体层面,坚持自我革命与终身学习,始终保有这份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继续前行。 张黎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黎教授认为好的教育是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找到自己天才的无限教育(unlimited education)。在无限的教育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有可持续教育本质的展开,即不断帮助学生解蔽自身与环境障碍,去显示出自己真实的过程。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主体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成为你自己”,这一过程并非“being yourself”,而是“becoming yourself”,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需要有他者在场来激发出学生自我的显示。最好的老师是无知又有爱的,无知表现为克制好为人师的冲动,克制有问必答;有爱表现在信任——信任学生,引导他或她去自我触动,去看见“限制”本身并予以超越,成为自己与时代的诗人。 - 讨论环节 - 李中杨(首都师范大学视觉设计与教育研究所所长) 从教育史角度,第一阶段是教材的教育革命,第二阶段是组织时间和空间的教育革命,第三阶段是课程兴趣的教育革命,第四阶段是个体的评价和理解的教育革命。最后阶段的教育革命聚焦为一种学生的优势与劣势的总结式教育革命。由此,提出关于基础原理、教学维度、生命教育等方面的思考。 王雷(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副教授) 设计学科无论是从技术基础的角度,还是其学科内涵,均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媒大学重视信息传播的发展,我们将它总结为三个英语的字母“I”,分别象征:以高帧速率、高分辨率和高品质的影像作为发展的方向,以多模态的现实和虚拟世界之间的信息交流作为核心,以智能技术为工具。 金巍(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我们在参与区域化的社会服务活动及服务国家重大项目时一直在探索这样一条路径,一直在思考基于宋院长所提出的教育革命命题,在全球教育视野之中,探索中国的教育应该是以一种什么姿态出现。 祝遵凌(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对教育革命提出以下几点思考:首先,以生态文明思想培养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模式亟需建立; 第二,如何以生态文明理念来引领设计类人才培养的目标;第三,如何以生态文明理念涵养大学的设计人才的培养的主体;第四,如何以生态文明的分类和生态文明的方针来滋润完善培养的制度;第五,如何以生态文明的智慧来充实我们现代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方法。最后,如何以生态文明的原则来完善我们设计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 李若梅(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 当代的大学教育应结合自己所在的行业、区域、产业等优势来发展自己的教育。我们学院的特色一个是包装设计,一个是醴陵的陶瓷设计。在高端先进制造方面的特色是轨道交通工业设计等等。面向未来的学科发展,我们希望结合不同学院之间的特色建立一个大的生态环境,实现他们的课程、实验室、平台,乃至教师、学生的流通共享。 薛明(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数字革命的到来使我们思考如何将数字变为艺术,如何让我们的产品变为作品。我们需要警惕数字过分变更我们的审美价值,或者对审美标准品位的进行评判。在数字时代的到来之际,我们所面临的变革是自由式设计师的转变。设计学科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上也需要采取变革,应对社会的多样和问题的复杂性,以解决我们对于数字时代的提问。 |第二场| - 生态响应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海军为第二场“生态响应”板块作主持致辞 海军教授在开场中提出了“生态响应如何可能”的问题,即人们在今日如何重新思考和回应生态问题。对此,海军教授提出了五个维度:第一,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生态响应,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不只是行为问题;第二,从科学的角度,我们是否能够相信科学可以为我们规划和设计一个正确的、可持续的生态;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资本建构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但也暴露了生态困境的本质;第四,从政治学的角度,当前的生态既是一种政治共识,更是一种博弈策略、机制和标准;第五,从文化学的角度,今天的生态或许正在塑造文化的新形态,生态的文化挑战和文化的生态挑战被并置在我们眼前。 海军教授也在设计学的层面提出了几种应对上的可能性:首先,生态构成一种视野,既包含狭义的产品生态,也包含广义的社会和文化生态;第二,生态构成一种新的设计思维,即如何以生态的思维驱动设计创新、如何以生态目标来决策设计创新;第三,生态作为一种设计方法,一方面基于设计目标的生态解构,一方面基于生态设定的设计创新模式;第四,生态作为一种设计标准,纳入到今天的设计评价体系;第五,让社会的设计与生态责任的确定化、具体化和原则化为我们的学科建立一种价值原则。这些都是设计基础面临的调整,也是设计教育应对大议题下转型的反思和新的创造性的贡献。 潘长学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武汉理工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首席教授 潘长学教授在演讲中发问:“我们为什么要谈生态?为什么要谈未来?设计生态何为?”自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能量和信息两个要素的不断崛起和转换,二者共同孕育新生的力量来构成社会发展的综合生态。在无数次的能量演变与社会推动下,人类持续地以创造的姿态适应更快的变化。如今的教育改革、知识重组均以适应人工智能为先,换言之,技术先行,而思想策略调整在后。我们要以更新的技术解决这个时代变化带来的问题,所以是否需要以新的智慧和生态来调整与控制我们可预期的未来社会环境与生活,成为了当下需要讨论的设计命题。这一命题涉及生产的问题、污染的问题、健康的问题乃至生命科学的问题等等。 曾成钢 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 曾成钢教授围绕“大生态观”的中心思想以及“新海派”精神为主题展开讨论。“大生态”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第一,生态视野作为伦理道德的向度,着眼于历史观格局和与未来事业,为天地立心,为民立命的觉悟;第二,生态技术作为技术向度,通过认识到技术工具价值和非工具价值,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促成天时地利人和;第三,生态美学作为文化向度,共同建构文化生态圈与生态美学活力,传承并创新生产符合新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生态文化,是现实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文化的需要。综上,“大生态”立足于培养出复合型的跨学科人才,从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中变革思维,扩展全方位系统知识结构。在此维度之下,上海美术学院提出新海派价值精神,其强调文化核心竞争力理论体系的引领之力、都市历史文脉传承体系的传承之力、国家艺术形象话语体系的创新之力、都市文化生态治理体系的服务之力。面向未来的引领精神,是新海派的核心价值。 毕学锋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毕学锋教授表示,过去我们强调造物的能力,今天我们强调交叉跨界的能力,未来我们将关注人与社会的复杂性和应用领域的未来性。因此,设计就是培养未来生活的变革者,我们必须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社会现实,激发对新领域的知识建构,建立设计推动社会创新意识,将过往的经验转化为创造当下的力量和重启的社会契机。我们今天面临的世界虽万物互联,但众生是否逃脱了孤独?虽教义渐老,但世界日新。时代在与AI双驱进化,设计教育如何创新培养复合型的跨学科人才?由此,毕学锋教授提出了四项目标培养能力:一、从问题意识中激发社会洞察力;二、从社会变革中探寻创新执行力;三、从科技发展中寻找未来感知力;四、从设计身份中凸显文化续承力。 李超德 教育部高校美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卓越人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李超德教授在演讲中表示,设计是有多重属性的,既有工程的属性,也有艺术的属性,当然也有商品的属性。这意味着不同于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也不同于工程师进行技术革新,设计师要做的是在科学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基础上,运用新材料对其进行新的组合,使其产生新的功能,并赋予它优美的形式。李教授认为生态设计与设计学之间的关联,在理论上可以用社会学和伦理学进行解释,从大设计的视觉视角来看,人和自然是相互一种依存,人如果凌驾于自然式之上,坚持人定胜天的观念,人与自然就形成了对抗性的一种关系。所以人类的一切行为只有符合了善的目的,才可谓美的设计,也是生态设计的一种积极回应。 高颂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高颂华副院长提出了“如何探索一种面对草原生态响应的教学模式?如何让设计教育更好地为草原生态建设做服务?”的问题。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学结构改革为例,为生态建设服务可以依托专业优势以构建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并依据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的需要,设定“智创草原”的价值导向以驱动改革,进而重构课程链,以设计介入问题,解决设计课改突破点。其中“设计赋能绿色北疆”的行动中,从沙漠到草原,从城镇到牧区,开展了近六个盟市的设计服务,产出上千幅作品,将生态信息作为叙事内容,将生态功能作为设计技术,将生态思辨作为创新视角,进行生态意识的构建和传达。 任文东 大连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文东教授以“面向AI时代的设计教育与生态学”为题,围绕着“设计不可无视”展开讨论。设计教育培养的生态意识与社会责任,引导我们重新思考制度对环境生态带来的影响,同时树立新的原则创新意识。另外,长期以人工智能为绿色环保的观念,如今却因其产生的大量电能消耗和碳排放而引发质疑。任文东认为,当前GhatGPT发展颠覆了人类办公AI桌面的革命。因此迎接未来必须拥抱AI,只有算法与心法达到平衡时,才是真正地面对未来,通过技术与设计让生态成为“诗意的栖居”。 威廉·迈尔斯(William Myers) 设计史学家、策展人、《生物设计》作者 William Myers谈到生物设计实践与人工智能ChatGPT之间的关联。William Myers列举了藻类实验与相关设计实践,他们尝试用藻类来制造一种新材料来取代棉花,用硒元素(蘑菇的根系)来制作隔音材料。这一研究基于人类尚未完全认识的生物,是一种对于未知黑盒的开启,它类似于ChatGPT或其他形式的复杂且难测的机器学习工具的情况。而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诸如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复杂问题,同样需要一种开启黑盒式的解答。William Myers希望设计能够参与其中,而成为复杂问题的答案的一部分。 - 讨论环节 - 罗萍嘉(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 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学科相合作,将技术、设计、美学三者结合以表达生态观。通过研究国家政策与国家地区来规划具有生态价值的课题研究,以激发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认知和服务意识。 张荣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副院长) 生态问题主要由人的行为所造成。在教育中,强化生态意识的同时,依托地球科学的学科优势,与环境设计、珠宝设计等相结合、交叉,来解决矿山的生态修复以及国土资源的规划问题,并努力避免因设计而造成的污染问题。 张犁(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一是培养学生在早期阶段对自然的关注和尊重,以形成具备责任感与敬畏的节制观念;二是培养环节中强调自然生态循环和社会生态循环,实现人类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教育路径;三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让所有的生命共享这片土地,是恢复生态平衡最好之道。 邵巍巍(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 “自然而然整体系统的生态响应观”能够以“因地制宜”来解读。每个学科对于生态的阐释和解读都会有不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多种多样的认识论、价值观、甚至某种方法论,那么与其把生态理解成具体之物,不如将其理解成一种关系,各个学科便围绕着这种关系展开设计实践。生态这一主题对于艺术设计的专业性院校而言,需要我们挖掘、梳理、调整,并将其系统化和整体化。 李少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当今的设计教育需要存在批判性观点,宏观的宣传口号营造的生态假大空的缺点,是不利于做具体生态设计的。反观某些时候我们的教育本身也是如此,各种新鲜的词汇、新鲜的理念、华丽的辞藻也会左右我们设计教育本身。在大家都很浮躁、焦虑的生态里,设计教育面临很大的问题和挑战,希望借助新的技术革命,可以把设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做出真正有效的事情,推进社会的发展。 魏华(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哲学上黑格尔认为尺度是事物质的规定性,也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标准和规则。用设计学角度来看何为“以人为尺度”,就是将人的概念从整体的人转变成了部分的人。而“以万物为尺度”所强调的是,要脱离以部分人的需求为万物尺度的标准,而将整体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与生态万物共存、和谐共生的角度去进行考量。 刘东霞(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设计应该更重视伦理和道德。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常常被当做噱头,在这种情况下,作品或者项目往往只把一个好的形象放在首位,反而把环保或者生态放到次要的地位。因此真正生态设计的终极目标其实是希望学生能够敬畏自然,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少一些人造的痕迹,多一些共生的智慧。 昌俊儒(青岛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针对青岛浒苔泛滥这个问题,青岛理工大学建立了“观念+生态”的教学理念,从视觉传达角度来分析浒苔来源并整理为知识图谱,用数字媒体分享浒苔知识,从生态因果关系来进行对象的研究。而关于生态融合的问题,青岛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土木工程专业在绿色、数字、智能化建筑方面研究了浒苔灯的相关设计,在机械建筑方面,也进行了浒苔清理车的相关改进和设计。可见学科交叉带来的优势也是对未来生态设计的一种启发和思路。 叶德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从少数民族和生态设计的关系来说,一是要强调在地化,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智慧、生活方式,倡导本土的材料、本土空间的利用、本土的场景;二是要强调生活化,设计是为了提供更好的生活,所以更要重视少数民族通过我们的产品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让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技术的融入拥有更好的生活方式。 汪涛(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当下设计教育的重点所在应该是共识性和交互的共存性。在主动思考设计生态的意识背景之下,建构并整合地方资源的伙伴关系,跨时空进行多院校的实践合作交流,以共同的设计责任介入到交互共存当中。 孙利(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首先,要重视生态道德观的确立,使其成为设计教育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其次,重视对话语权的思辨,例如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中思考设计师身份与位置的权力分配也是教育模式的关键要素。 古桑多吉(西藏大学艺术设计系讲师) 在设计学科建设过程当中对扬弃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进行尝试与探索。例如通过自然崇拜的民族图腾介入数字化纹样设计课程,可以由此塑造学生正确的生态观、文化价值观。 还有一个课程是纹样综合应用设计,通过此门课程可以聚焦到个体的案例分析当中,如在传统泥塑工艺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手工的温度、材料之美。相信未来我们会培养出充满理性,对未来负责的设计师。 - 下午议程 - |第三场| - 民生福祉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李玉峰为第三场“民生福祉”板块作主持致辞 李玉峰教授谈到,民生福祉是当代社会正义与治理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所有人都有发言权,且必须有发言权的话题,是一个从古到今有其长久与多样的历史实践,乃至未来永远都要探讨的一个根本的话题。从前现代社会紧密焊接的共同体,到后现代社会的新自由主义金融化加重贫富分化,以及人口开负增长,老龄化问题、亚健康问题等等危机,在设计教育学的议题中,我们最首要的是讨论如何重新发扬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因为民生福祉归根结底来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朴素、永恒的价值观。未来的设计教育要从个人、家庭、族群、国家、天下和自然六个维度进行反思如何通过设计思维把情绪变成情怀,如何培养学生的全维洞察力、价值判断力和系统创造力,以此在建设面向共同富裕的民生福社、发现福祉的未来可能性道路中一起发现未来设计教育的智慧。 |主旨演讲| 季铁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季铁教授谈到,古今中外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是恒定永存的,老子、亚里士多德等中西方诸多思想家均指出人类生存的根本动机离不开幸福。那么,衣、食、住、行等等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或许是建立民生福祉的最根本的要素。而教育学、设计学与艺术学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何在?季铁教授指出其答案在于“在地、在场、在线”,经由这种趋近于存在主义的生存理念,设计联合大众而共享快乐、共建福祉。 董占军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董占军教授谈到,乡村不仅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乡村的现代化就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民生福祉。而设计学界可以做些什么?设计学界要认真践行国家乡村有关战略、可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创意与美化乡村环境、可以助力乡村产业平台建设、设计与文化资源再生以及校地合作与人才培养。 方晓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晓风教授探讨了“日常生活”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日常生活在民生福祉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往往没有被放很高的位置上。重视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兴起有几个原因,第一与中产阶级的崛起有关,因为他们需要找到符合自己阶层的价值和审美体系;第二则是哲学观念的转向,人们逐渐发现日常生活是获取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来源;第三条与经济学有关,日常生活的兴起离不开变得更广阔的市场。综上,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非常大的可能性和机会,尤其是对设计学科来说,日常生活是最应该关注的事情。 沈康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沈康教授探讨了设计的本质、设计的变革以及当下如何回归日常生活进行设计。他认为,设计的本质是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根本目的是为民生而设计。而设计的变革本质动因是社会变革,设计的服务对象从权贵阶层转向了社会大众,要运用工业化生产来为普通大众提供优质的消费品,所以设计需要回归日常生活,这需要设计师认识到日常生活是丰富而充满矛盾的,需要对它进行尊重和包容。同时,设计师也需要向日常学习,掌握生活中的智慧。 张明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明教授认为讨论民生福祉的设计有三个层次,从演绎到重组,再到风格转换、内容转换和形式转换,最后到新技术新组织和新文化的产生。这三个层次的逻辑,可以进行从个人微观到宏观范围福祉的考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政府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社会能够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从三个方向和维度共同推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吕曦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曦教授带来了健康医疗、殡葬行业相关项目的案例分享,提出关怀设计的本质意义是去自我体验,如果我们想要关怀别人,首先要由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投射到关怀他人当中。好的关怀设计甚至已经完全超出正常形式系统里对设计的思考,展现出对个人-他人-社会三个层面的关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激发内心真实的关怀,用爱心去支持人们参与到更有意义和乐趣的活动中,就是设计能为人民健康、民生幸福促成的最好图景。 许开强(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教师的幸福也是一种福祉,只有全社会关注教师的幸福,关注教师的健康,教师才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学生的幸福,学生才能更好更快乐地学习,更快乐地去创造,更快乐地去择业。 詹秦川(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 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爱我们自己,我们才能够把我们的学生当作我们的子女。有了爱,我相信我们对学生无论是培养也好,塑造也好,都会有一个非常平和的心态去倾听他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这是我觉得无论作为是大学教师也好,或者作为一个管理者也好,应该去做的事情。 陈龙国(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第一,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通过设计富农、乡村振兴,为乡村文化建设赋能;第二,要为伟大时代设计出精品力作,构建课程项目化、实践在地化、成果市场化、评价多元化的设计教学模式,让设计落地、走实、走深走远;第三,要根植地方,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同时加强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和校校合作,注重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跨市域、跨行业的实践方法。 王英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科技革命应该让人跟人的关系更加地和谐,让社会更公平。我们应该以更多的时间把设计思维的根基、文化底蕴的根基打得更扎实,让我们以不变来应付万变的社会,让科技设计真正造福人类。 周子鸿(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 第一,关于学生的福祉,我们在15年提出一个和「未未来」很接近的理念:设计塑造未来,鼓励学生去塑造自己、塑造社会的未来,也塑造我们专业的未来;第二,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提升,以应对我们的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升学问题;第三,发挥在地优势,不能躺平。贵州作为西南地区能依靠其独有的文化优势把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做出差异化来。 陈明(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代安徽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樊嘉禄发言) 在知的方面,我们要构建文化型人格,根据美的规律来改造美化我们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通过这些思想的融入来唤醒师生的关于美的一种自觉;在行的方面,我们聚焦于培育创新意识,以创作为导向,立足于安徽的一些文化资源,进行未来的创新创业。 |第四场| - 产业前沿 - 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郝凝辉为第四场“产业前沿”板块作主持致辞 郝凝辉教授认为,产业前沿并非遥不可及的「未·未来」,而是为人类的明天隐性赋能。郝教授提出五个发展趋势:第一,产业会成为直面现实、专注解决问题而进行生产的智慧前沿;第二,产业将成为融通领域可自驱创新的产研前沿;第三,产业将成为重新推测、定义未来生产方向的策略前沿;第四,产业将成为着眼系统设计,为地球生态而生产的持续前沿;第五,产业将成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协同生产的群智前沿。 同时郝凝辉教授也提出了关于产业设计的五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新兴科技与设计”,即如何结合新兴的科技打造设计产业发展的新门路;第二个层面是“设计思维与发展体系”,即如何建设具备引领性、协同性的一体化设计思维;第三个层面是“生态体系与绿色制造”,即如何设计多通路的嵌入机制以构建平等互利的产业生态;第四个层面是“产业创新与链路融合”,即如何通过设计来提升创新链的“高度”、“深度”和“纬度”;第五个层面是“未来与思辨”,即如何告别线性的历史观去思辨未来的可能性与多样性。 贾荣林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贾荣林教授针对“产业前沿“板块作了题为“时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的演讲。演讲分为三个方面:一、探索注重时间特色的育人模式,在为人民而设计的具体实践中激发“时尚意识”,在艺工交叉融合中培育前沿创新的“时尚力量“,在开放办学中建设全产业链的“时尚实验室”,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实践本领和创新精神的卓越国际化人才;二、培养面相中国式现代化的时尚创新人才,并构建服务国家需要、服务首都需要、服务行业发展、服务人民期盼的特色教学实践体系;三、构建新时期时尚领域人才培养共同体,构建教育产业统筹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需要优化各学科的专业生态、文化生态、交流合作生态、创新生态,以此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共建科技和设计创新研发中心,共建国际化育人平台,推动协同育人走深走实。 张晓东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晓东教授针对“产业前沿”板块作了题为“‘创意设计,艺工融合’,构建面向出版传媒全产业链的设计创新生态圈”的演讲。张教授提出,印刷业经过了铅与火、光与电的发展阶段,现在正在快步的走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和融合化。在这样的时代方向下,北京印刷学院在出版与传播、印刷与包装、设计与艺术三个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强大的设计工艺和材料的整合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资源。 另外,北京印刷学院构建了特色主干专业群、特色支撑专业群和特色关联专业群三个层次的专业发展格局,把传媒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和工程类专业进行交叉融合,以此践行贯通培养、交叉融合、拓展传播、协作发展的理念,把平台、团队、项目进行了整合。同时聚焦产业需求对实验室进行转型升级,打造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样板基地、产业科技赋能的智慧大脑、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摇篮。最终围绕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和融合化的未来产业需求,打造出版美学的新型研究领域。 林嘉泉 网龙网络公司首席设计师、网龙副总裁 林嘉泉先生针对“产业前沿”板块作了题为“科技助力未来教育"的演讲,主要介绍了网龙网络公司研发的两套科技前沿产品如何将新技术应用在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工具中助力未来教育的。一套产品是AI课件和AI助教,通过设计千变万化的3D AI老师、栩栩如生的3D教室场景、直观易懂的板书元素来营造趣味十足的试听体验,打造生动丰富的教学课堂,让授课更生动有趣。另一套产品是未来实验室,它是由仿真实验器材和虚拟实验环境构成的实验教学工具产品。相比于传统的线下实验室,未来实验室有许多优势:例如零安全顾虑、低成本、形式种类丰富多样的虚拟实验室情景、逼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有AI实验助手提供操作辅导和游戏化的产品体验等。 魏洁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洁教授谈到,面对新形势,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思考如何去找到自己的特色,如何去发展特色,因为各自所面对的机会,面对的地域,面对的情境,面对的场景是不同的,在发展特色的途中应立足地域资源,加强平台创新与国际化平台建设,加强与企业的项目支撑。另外,设计是一个实践学科,我们所有的努力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所以更要注重前沿性前瞻性的思考方式,要培养适应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设计师和设计研究者,培养能够洞察产业前沿,同时具有审美力、设计力和创造力的未来设计师,让创意思维、审美实践和未来的美好生活相融合发展。 李勇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勇教授谈到两个需求层面:从国家的需求层面,2020年习总书记提出了4个面向,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推动本科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文件,我国计划在未来十年之内,要培养出一批具有示范性机制体制的本科人才培养高地,从而推动中国的创新活力与可持续发展;从区域发展的层面,2019年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纲要,指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经济科技产业和人文湾区。从这两个需求层面来看,广美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去发展工业设计,如何创建出具有广美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广美教师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内容。身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李勇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通过设计思维来提升一个教学系统的整合创新,同时做到要让学生满意、老师满意,一定要在听得见炮火声的地方培养学生。 - 讨论环节 - 戚跃春(原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是高校的重要责任,各位教育者需要注重下列关键性问题:高校应该如何开展前瞻性的、创新性的研究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素质、文化传播能力的新型人才,以及如何为行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在当今社会的整体新形势之下,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技对现有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设计教育供给了机遇。设计教育应从设计的本源研究出发,剖析未来人才培养之中最根本性的要素,并建立主动识变、积极应变的社会批判意识。 于冠超(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对未来教育模式的构想,广大地方性高校需要注意填补设计人才的供给与产业的需求之间的鸿沟,调整设计与产业之间的先后层级关系,促使设计思维在前端积极牵引产业发展走向,而非固守“产业决定设计”的传统产学研关系。 赵忠超(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在数字转型的浪潮之中,设计应面向产业需求而持续自我优化,从而实现赋能产业发展和驱动智能化转型的目标。交叉学科的建设是这一赋能过程之中的最直接有力的工具,其内部不仅涉及设计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同时也应注重设计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 何宇(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在当今时代,“技术”已经取代“文化”和“观念”而成为改变设计内核的新的中心力量。因此设计学需要重思“设计的核心竞争力何在”。对于设计产业来说,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在行动中保持文明的互通和互鉴,如何在全球化的多边交流之中构建中国设计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并进一步落实成中国设计学的话语体系、学科体系以及学术体系,最终达成学科整体的良性发展。 吴晓玲(兰州文理学院美术设计学院院长) 产学研用的模式是设计教育界的共识模式。作为交叉学科的设计学具备着充分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使得设计必须在落地实践中进行自辨自明。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之中,发现问题,研讨议题,思辨难题,从而服务产业。 范小春(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书记、副院长) 设计的核心在于创新思维。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一方面,设计要致力于物质内容的创新,通过创造更好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在精神层次上,设计需要构建更优质的品牌、体验与服务的综合体系,关注社会各群体的心理层面需求。对于高校而言,应当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审美创作能力,赋予中小企业以更多的产品附加值与核心竞争力。 |第五场| - 集群智能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韩涛为第五场“集群智能”板块作主持致辞 集群的智能产生在混沌状态还是产生在清晰的时刻?韩涛教授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未来教育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高密度流动里让个体和另外的个体产生智能。人类智能的增长方式起源于模糊的叠加状态,而伴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机器、标准化生产和算法让所有事情清晰化,以及后工业时代信息文化的流动性给个体带来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人类的智能是提升还是下降,是整体清晰了还是整体模糊了?这仍旧是一个问题。技术的集成一方面带来了革命,一方面又带来了紊乱,而论坛的意义正是以集体的方式去思考技术的集群职能的潜能。 |主旨演讲| 赵璐 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璐教授通过模型来阐释现象世界,提出非线性思维是将来的主流,无论是AIGC、元宇宙还是现在所有生成的智能型学习型软件都带给我们一种更可能的深度学习的方法和标准。在这样一个虚实相生、人机互生、万物共生的大环境里,自然语言处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甚至会颠覆我们的生活,这种颠覆主要体现在生成的方式上。例如现在最大的数据库万维网,从大数据到大算法、强算力,它真正构成了我们今天讨论的智能集群,它能够去改变、颠覆,其一是它涌现出强大的智能表现,其二是它具备人类“无中生有”的原创能力。面对技术的颠覆,作为设计者、艺术家,我们的责任在于对其逻辑观的把握、对其功能维度的研究、对其审美价值的考量,通过塑造技术伦理来回应我们的社会责任,让这种高技术成为我们生活的助力,让我们的复杂生活更加简单化,从而在高技术下达成我们的自由王国。 韩挺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挺教授从设计针对的问题、设计所用的技术方案、设计的解决方案和对将来展望四个方面进行阐释,认为智能主要体现在对于人的功能跟认知、行为跟意图、体验跟感受这三方面。如今以德国工业4.0到5.0的升级为例,设计把“以人为本”拉到了工业界中,开始重视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不再以追求绝对高效率为目的。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跨模态群体、自主系统时代到来,人类需要长期的时间来跟智能机器共同协作应对危机,这或许是我们下一代设计师面向未来的努力方向。 覃京燕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覃京燕教授谈到,人工智能对生产力的极大革新最终必然会影响到传统的生产关系,如ChatGPT等新的技术,最核心的争议就是关于责任与权力的问题。生产关系和社会责任的改变又潜移默化对全人类的语言多样性产生了威胁,这意味着我们迟早需要重新制定新的社会契约,来保护三个多样性:决定自然存亡的生物多样性、决定社会存亡的文化多样性和决定人类存亡的思维多样性。 王选政 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选政教授介绍了中央美术学院和新疆艺术学院两个设计学院之间的教学实践合作。这些合作课程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双一流建设资源和新疆艺术学院的在地资源结合,通过围绕新疆的食物,植物,传统纹样等,将集群智能以个体逻辑的多模态形式呈现。最后从维度和层次两个方面讨论“集群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并呼吁大家思考以风格为导向的经典实践路径和当代倡导的学科兼容范式两者要如何在今后设计学科、设计教育中共同发展。 格迪米纳斯·乌博纳斯(Gediminas Urbonas) 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城市设计规划学院艺术文化与科技前系主任,副教授 Gediminas是一位艺术家和教育家,自2009年以来他一直在美国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工作。针对本次研讨会的提问,他介绍了一个最新项目:沼泽观测站。这是一个表演和教学的游戏场和数字教学工具。此项目提供了一种新的沙质公共空间,人与自然在一个现实和虚拟的混合世界中相遇。艺术家认为沼泽是一个多面的透镜,可以从中看到联系和依存,不仅是生命形式和非生命物质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发现我们共生星球的复杂性。他在演讲中提到:地球上最小的生物只有20纳米,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人们通常认为生命形式不会小于100纳米,否则在它们内部不会有空间来容纳生命物质,这也丰富了我们对于生命的可见和不可见的见解。工作人员安装了5个观测栏杆在“沼泽地”,观众可以感受它们采集到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地球所有的有机系统处在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中,这个系统现在依然维持着环境和生态的运转,希望对百万物种之间的探索能丰富我们对生命的认知。 - 讨论环节 - 沈旭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人工智能学派内部分为逻辑主义和行为主义等,它们彼此独立而互涉互构,这本身即为一个交叉融合的过程。而其中具体的人、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等要素同样处于不断进化和演化的交叉融合状态,那么,如何在融合之间建立一个综合的信息通道成为设计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爱民(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师范类院校往往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一种与“德”有关的教育文化,我的老师曾告诉我:“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可见,立德是教育的本质任务。德意指品德、品格和价值观,它们是介于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键性差异所在,而想象力、创造力是另外两项区别于人工智能的人类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可以同人工智能共进共享,正如凯文·凯利所言:人类应该抛弃驾驭机器的观念,而与人工智能协同发展。 张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 在大型的、复杂的工程设计项目里,处理巨大人流、复杂交通接驳的功能如何实现智能呢?第一,目前我国的大型复杂交通接驳设计人工智能程度很低,人们都是通过开会、电话、碰面等原始方式进行复杂信息之间的阐述和项目合作,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实现人工智能。第二,我们也试图通过一些行业工具,比如建筑类的BIM系统、城乡规划和地理学的GIS系统等进行复杂信息之间的传输和协同,但这也算不上是人工智能,它应该只是一种进阶性的、阶段性的多专业协同数据接口和处理方式。但是我对未来这个领域的设计管理、数据协同方面的人工智能是很有信心的,我相信它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这恰恰是设计里最复杂、最高级的能力。 包格日乐吐(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我们正在讨论的关于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其根源跟基础美育很有关系。基础美育培养基础教育的学生们,正好奠定了大学生的基础。智能时代的大学生培养怎么样去适合时代的这样一个培养模式?高效的设计教育和基础美育怎样去联动研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尹红(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 在做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在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定位。人工智能中有一个词是“自组织技术”,我们自组织技术的核心正是文化,文化带动了我们广西的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从集群智能的角度去感受,我们是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集群,相信我们运用好这个智能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找到他的发光点,形成一种涌现。如今数字化时代的集群智能拉近了我们和世界设计教育的距离,我们地方高校要跟集群智能、跟人工智能绑定在一起,让我们的小宇宙爆发。 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 主办单位 2023[末•未来」国际教育论坛 2023「末•未来」国际教育论坛 组织委员会 委员 学术主持 总策划 统筹 策划执行 文稿撰写 论坛策划助理 展览策划助理 开放课堂策划助理 形象设计 展示设计 媒体宣传 多媒体制作 空间设计 会务 外联 志愿者统筹 出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危机与生态设计、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
2023 Future Unknow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um
中央美术学院
指导单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
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网龙网络公司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798CUBE
协办单位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2023 Future Unknow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um
A「未•未来」
主旨论坛&学科研讨&多边论坛
2023.04.01
- 2023.04.03
B「未•未来」系列展览
2023.04.01-2023.04.23
C「末•未来」开放课堂
2022.12.27 - 2023.04.13
2023 Future Unknow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um
“超越未见”
新时代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中国进路
主任
高洪、范迪安
杨文海、徐扬、林茂
王晓琳、吕品晶、邱志杰、潘承辉
范迪安
宋协伟
史玲、张子康、泰建平
许娟、傅怡静、梁丽莎
陈琦、刘娟、许秀杰
于洋、王川、郝凝辉
马麟、卢冬冬、高振斌
单英贤、谭嘉欣、顾宁
杜良前、杜铁才、孟虹
史文杰、陆英明、徐新立
董焕琴、高高、纪玉洁
张欣荣、韩涛、靳军
李玉峰、王选政、李卫
景斯阳、周子书、程书馨
周博、李贝壳、石韵媛
王舒同、张文超、余一萌
李世奇、薛天宠、刘泓瑜
王乃一、尚宗梁、王奕澄
韩涛、海军
李玉峰、李贝壳、刘玉琪
崔滿、张天怡、于天一、于笑
陈方杏子、李若一、郭晋婧
孙宇航、王碧云
王昭、丁怡
倪尔璐、吴景茜、黎超群
王孜玉、程蕴薇
孙启超、尚进、梁镤元、陈惠钰
高睿、赵雪薇
唐美晨、杨雅婧、封摆
高睿、赵雪薇、谷蔚然、刘思涵
邢馨心、肖宏耀、叶风
许梦伊、陈珊珊、凌晨
姜莱、刘陌、刘钦清、袁冰
何君、巩毅、张凯航
王铭阳、卢方舟、徐浩源、刘世豪
陈慰平、张轩逸、杨永淳、张景颐
罗森豪、何聪进、刘思涵
王彤悦、任宇晴、程蕴薇、韩汶书
谢天舒、王天、余珮格、车智明
肖懿夫、黎超群、李若一、王孜玉
沈星逸、张源峰、吴飞宇、葛嫣然
曹雨晴、刘陌、孙苒苒、姜天晓、殷楚君
贾茹、李洋、唐赫阳、许宏芳、徐同舟
赵航、赵一静、程蕴薇、任宇晴
马鑫、孙楚杨、赵楠、赵恒阅、刘起
秦建平、吴琼、宋曼青
赵晶、何逸凡、李标
刘晓磊、朱莉、何一沙
李文龙、陈方杏子、李雪莹
陈卓、常雨晴、徐钰童
赵致远、黄哩、李芷君
张辉默、庞明昊、王瑞
满晨
廖柳钧、米强、常祯
董焕琴、车静、温猛、刘昶
郑涛、王成良、余一萌
郭晋婧、崔潇、张天怡
于天一、于笑、刘雨辰
张利百加
刘晓磊、王钰要、翟寅、吴京霓
韩涛、李玉峰、王奕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