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未来  |  影像的艺术生态系列讲座【影像·从历史看未来】

2021-11-25


「未·未来」全球教育峰会

摄影方向学术交流活动


11月25日 周四 18:30-20:30


【影像·从历史看未来】

摄影有历史走向网络艺术

——从克里斯多夫·菲利普斯的捐赠图书谈起


Image · looking at the future from history

Photography with a History Towards Network Art

——On Christopher Phillips' donated books


学术主持 | Academic Advisor

宋协伟 Song Xiewei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讲座主持 |Host

林彤 Lin Tong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方向召集人


主讲人|Speaker



王春辰

Wang Chunchen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著名策展人、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从事现代美术史及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2012年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聘为特约策展人;2013年担任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他曾任英国学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当代中国艺术杂志》副主编及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中国当代艺术丛书》主编;2015年任英国泰特美术馆访问研究员。现已出版专著、译著《艺术的民主》、《图像的政治》、《1940年以来的艺术》、《艺术的终结之后》、《美的滥用》、《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艺术史的语言》、《艺术简史》)等十余种;2009年《艺术介入社会》获得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艺术批评奖。数年来,王春辰教授以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的身份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当代艺术,自2007年以来,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先后开设“西方现代艺术史”、“西方当代艺术理论选读”、“西方当代艺术批评”等课程。


讲座简介 | Introduction


2011年8月12日,美国著名评论家、独立策展人、前ICP(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策展人克里斯多夫·菲利普斯(Christopher Phillips)向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捐赠了一批多达千余册的图书,内容涵盖菲利普斯珍藏多年的摄影图集、西方理论家的著述,以及西方现当代艺术叙事。其中最丰富的当属与摄影主题有关的藏书,在这批赠书中,我们可以看到1940年MoMA摄影部建立伊始发行的珍贵纪念册,可以看到欧洲摄影技术发展的原始影像记录,东亚国家在摄影上的探索,西方人眼中的清宫与近代中国,以及当代与各种技术、各种风格、各种主题结合的摄影新尝试......

摄影是有历史的,摄影的主题,摄影讨论的问题都是历史。摄影不断记录人类与社会,见证着历史,如果没有摄影技术和影像记录,近代历史将缺失重要的部分。同时,有了摄影创作,就有了不同的摄影风格,就有了不同主题的摄影展览,而这些围绕摄影展开的展览、研究和讨论,也构成了一种历史。本次讲座将从十年前菲利普斯捐赠的这批藏书谈起,通过回顾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摄影艺术,对摄影在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考角度。


(Christopher Phillips)


开端:认识世界的全新窗口

摄影的发明是为了绘画的方便,但是不经意间改变了对世界的认识,摄影作为一种技术,打开了人们认识世界全新的窗口,由于有了摄影,人们对世界的全部好奇都集中在了镜头下。



如今:遭遇当下
摄影与不同技术,不同主题结合,摄影也成为当代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今天,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特别是手机的普及,使得摄影的方式方法已经成了最大众化的图像创造手段。这与两百年前发明摄影时完全不同,那时摄影技术还是极少数人掌握的,而随着相机的发展,傻瓜相机的出现,再到如今智能手机的出现,摄影技术已经完全大众互联。而互联网也是如今图像遍及世界的途径,摄影术与互联网的结合也改变了摄影的形态和功能,更改变了摄影的意义。以手机为载体,摄影变得随时随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如今,我们面对着“核爆式”的海量图像,对图像的渴望超越以往。人人都是图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人人都是独立的图像创造者,这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人们被淹没在图像中,也更渴望类型化有针对性有主题性的图像。摄影已不局限于专业的摄影师,真正做到了大众化,普及化。


(1940年MoMA摄影部落成纪念册)



返璞归真:回到现实

透过摄影的历史看未来,当今的摄影艺术家们会获得怎样的指引呢?我们要让摄影回归摄影,艺术家们要敢于去实践,摄影创作要回到生活,回到真实,回到鲜活的话题讨论,拒绝“摆拍”、美化和过度修饰。摄影要透露出关于生命和现实的主题。

人本为先,摄影为真。



未来:走向网络艺术

在今天,网络及其世界架起的社会构架已经是不争的现实,但它如何影响艺术,还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它需要无障碍地各种意见的讨论。它不仅仅是屏幕显示的艺术、网络数据-图像传输的展示、自拍图像的身份意识、自媒体的传播效力,等等,这些都不足以定义网络艺术的特质,这些仅仅是应用而已,影响的是艺术的展示方式(在电脑屏幕或手机上)、交易的方式(在线交易)等。但网络对艺术的根本影响是不是“作者权的消失”呢?在网络上,艺术的图像被分享、被传播、被读取,它失去了它的原作者的所有信息,只有图像像素在虚拟世界里游荡。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网络化社会机制的运行后,我们都已经是这个网络化世界的一部分了,我们也都经历着网络与生活的关联和管理。那么,对于艺术家而言,对于摄影艺术的未来而言,走向网络的艺术又面临着什么机遇和挑战呢?这将是一个值得持续讨论的话题。



参与方式 |Participation

地点:7号楼4楼

腾讯会议:826 6542 6612

B站直播ID:影像的艺术生态


主办 | Host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School of Design, CAFA


---------------------------------------------


【影像·未来】—《影像的艺术生态》系列讲座


《影像的艺术生态》课程是第二届「未·未来」全球教育峰会背景下,摄影方向开设的研究型教学课题。此课题由一系列与影像相关的课程版块相互交错结合构成。包含了影像的艺术世界理论阐述、影像的艺术市场产业链条及未来、影像的媒介语言转换、影像的多元呈现、实验影像等多个领域的方法论与认知体系。

人类基于意识形态、历史和社会因素的视觉表达体系正不断受到算法、互联网社交活动及智能机器的冲击,人们对于影像的理解正在不断延伸。

在此背景下开展【影像·未来】系列讲座,共商当代影像艺术的本体问题、扩张领域、摄影艺术的边界等众多“关系重塑”话题。深入探讨影像媒介与消费社会共时版块下社会、政治、经济等不同领域之间的共生生态关系。


摄影艺术方向

摄影艺术方向教学依托中央美术学院深厚的学术传承和面向未来的教学理念,在成功兼容国际优秀摄影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培养以摄影为主要艺术语言、具有较高艺术审美水准、全面影像理论知识、涵盖艺术摄影、应用类摄影等众多摄影领域的优秀艺术跨界人才、视觉工作者以及影像策划编辑人才的教学目标。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设计史及理论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生态危机设计(智慧城市)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星号为必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