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未来  |  影像的艺术生态系列讲座  【影像·媒介·主体性】

2021-12-17



「未·未来」全球教育峰会

摄影方向学术交流活动


12月17日 周五 18:30-20:30



影像·媒介·主体性

作为艺术生产的技术性图像


Image · Medium · Subjectivity

Technical image as art production




学术主持 | Academic Advisor

宋协伟 Song Xiewei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讲座主持 |Host

林彤 Lin Tong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方向召集人



主讲人|Speaker



何伊宁

He Yining


摄影史学者、策展人



何伊宁是一位活跃在全球影像艺术领域的策展人,她的实践包括研究、委任创作、策展、写作和出版等等。在策展方面,她擅长挖掘当下全球具有挑战性的视觉艺术实践,并将其编织在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视野下。她曾在中国和欧洲策划过的主题展览包括:“图汇未来”、“想像中国”、“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记忆寓所”、“港口与影像”、“混合的公共性与私密性”与 “虚构叙事的转向”等。她是OCAT研究中心第一届”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的优胜者,并凭借该研究项目的终展”记忆寓所”获得第十四届AAC艺术中国年度策展人提名奖。

在策展的同时,她也是一位摄影史和影像文化的研究者,她所参与撰写的专著、编著和合集包括《记忆寓所》《世界女性摄影史》《劳特里奇摄影与视觉研究导论》《英国摄影教室》及《港口与影像》系列等;译著有《摄影与旅行》《艺术与摄影》(待出版)、《做书的艺术家》(待出版)等数十种;其文章先后发表于国内外几十种艺术、摄影与视觉文化杂志、期刊与报纸,包括FOAM Magazine, Aperture Photobook Review, Photographies, IMA, ArtForum中文网,《艺术世界》《中国摄影》杂志等等。

在过去的十年间,她积极参与在全球摄影艺术的第一现场,曾先后担任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青年艺术100、意大利Photo Vague、瑞士A New Gaze、韩国Reference Asia Awards、Top 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英国FORMAT国际摄影节公开奖、三影堂摄影奖等国内外摄影及艺术奖项的评委和提名人。

何伊宁近期正专注于她长期耕耘的“港口与影像”项目第三期,在持续探索中国 (边境)港口城市 (丹东、山东港、海南自贸港)的空间转型和文化更新的同时,聚焦内陆港口的历史与变迁,考察乌鲁木齐(霍尔果斯)、哈尔滨、昆明这三座内陆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运连通海洋,将城市的发展同地区、国家和全球贸易连接在一起。她受邀担任2022新加坡国际摄影节的联合策展人,并同时在筹备上海摄影中心2022年春季开幕的荷兰当代摄影展览。




讲座简介 | Introduction


“任何东西都无法抵抗技术性图像的这股吸力:没有一种艺术、科学或政治不是针对技术性的图像,没有一种日常活动不渴望被拍成照片、电影或录像”, 在弗卢塞尔于1983年紧紧围绕摄影及技术图像世界做出预言的40年之后,人类已然迈入了一个由“技术图像的宇宙”统领生产和生活的新纪元。



讲座将从当前学界有关技术图像理论研究的两条路径(摄影史与图像哲学)出发,从跨学科(艺术、传媒与哲学)视角挖掘这一领域对当前艺术实践产生的丰富影响。

“信息时代的特征随着一种新类型的机器的出现重新被定义,这种机器不再复制人类身体的活动过程,而开始模拟大脑的工作机制。他所指向的是一个发光屏,人类的脸孔沐浴着它的荧光,而屏幕的背后延伸出一股难以设想的数据洪流,它们通过算法从不间断地运行并生产出一些我们估且称之为‘照片’的视觉形式,但这些照片实际上仅仅是一种表象的载体”。对英国摄影哲学家丹尼尔·鲁宾斯坦而言,简而言之,21世纪的摄影不再是世界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对通过批量生产、计算、自我复制和模式识别塑造世界的劳动实践的大胆探索。



与鲁宾斯坦抱着同样的态度,讲者认为摄影不是作为一种模仿或记录设备出现,而是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批评学科和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站在视觉艺术、当代哲学和数字技术的十字路口。

何伊宁还将以她近年来调研和策展经验为基础,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全球富有洞见的作品的梳理和分享,与听众一同讨论技术图像、数据与影像艺术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与媒介生态互动中延伸出的意义。



“图绘未来”是讲者为第7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洞见】公共项目策划的一场群展,旨在通过全球12位/组摄影艺术家考察与人类未来生活紧密相关议题(新闻、广告、科技、旅行、教育、航天等等)的作品,来思考在算法、CG软件的世界中,摄影实践者如何在技术包围的世界中重塑图像创作的可能性,以及展现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图汇未来”展览现场, 第7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洞见】板块

上海展览中心,2021年11月3日-6日


“图汇未来”展览现场, 第7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洞见】板块

上海展览中心,2021年11月3日-6日


以“图汇未来”作为一个实践案例,试图借此将摄影实践放置在当下图像生态 (图像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语境下去思考艺术、技术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



参与方式 |Participation

B站直播ID:影像的艺术生态




主办 | Host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School of Design, CAFA



--------------------------------------------------



【影像·未来】—《影像的艺术生态》系列讲座


《影像的艺术生态》课程是第二届「未·未来」全球教育峰会背景下,摄影方向开设的研究型教学课题。此课题由一系列与影像相关的课程版块相互交错结合构成。包含了影像的艺术世界理论阐述、影像的艺术市场产业链条及未来、影像的媒介语言转换、影像的多元呈现、实验影像等多个领域的方法论与认知体系。


人类基于意识形态、历史和社会因素的视觉表达体系正不断受到算法、互联网社交活动及智能机器的冲击,人们对于影像的理解正在不断延伸。


在此背景下开展【影像·未来】系列讲座,共商当代影像艺术的本体问题、扩张领域、摄影艺术的边界等众多“关系重塑”话题。深入探讨影像媒介与消费社会共时版块下社会、政治、经济等不同领域之间的共生生态关系。


摄影艺术方向


摄影艺术方向教学依托中央美术学院深厚的学术传承和面向未来的教学理念,在成功兼容国际优秀摄影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培养以摄影为主要艺术语言、具有较高艺术审美水准、全面影像理论知识、涵盖艺术摄影、应用类摄影等众多摄影领域的优秀艺术跨界人才、视觉工作者以及影像策划编辑人才的教学目标。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设计史及理论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生态危机设计(智慧城市)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星号为必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