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机与动机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学科作为教育部一流学科的建设重点,担当引领中国艺术与设计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责任,直面时代之问,教育如何应对未来科技与人文艺术学科的融合与发展?
应对全球变革、全球人才和资源流动、国家创新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实施了系列教学改革。三年来,设计学院通过资源整合、结构调整、体系建构、空间改造、管理机制等有效措施,以多学科融合的意识进行教育结构的新布局,从而助推学生深度学习能力、个人价值整合、战略意识形成以及知识体系建构。设计学院将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备研究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的服务社会、面向未来的一流设计人才。
石韵媛 作品
转向与转化
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及未来学科建设,设计学院对于学生的要求由技能层面的考核转向以专业为基础的社会探讨和问题思考。未来社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并能通过设计思维与社会语境进行对接的包容性设计人才。自教改以来,设计学院在入学人才遴选上重视以上价值取向,由造型基础的单一考核到个人意识及创造力的独特表达,历年入学考题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苏永健 作品
2015年,《棒棒糖》题目源生活之起,从认知到再认知,从体验到感受,强调的是对个人体验的独特表达与再设计;2016年,《转基因鱼》一题考察考生对涉及人类生存社会话题的日常关注,对未来设计提出思考;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的作品《答案在风中飘荡》一题,则代表着我们对自我、他人、社会、国家等认知与价值判断,以及诺贝尔奖话题本身所蕴含的认知边界的突破。
设计学院毕业生作品
设计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以学科秉承为基础,以问题切入为方法,通过课程梳理、专业融合、资源引入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转化。一方面,通识教育、基础技能教育及新学科与专业深化并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向自我学习、自我计划、自我培养的方向转变。
设计学院毕业生作品
教学架构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师资共享、空间流通开放的转变,新的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纽带、以学院为依托的发展系统结构。
设计学院毕业生作品
开放与开创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打通专业壁垒,实行开环机制,强调专业间的融合发展;对传统学科结构优化整合、实现多领域协作、促进学科与社会职能和生产力需求的协调统一发展,已形成了五大核心教学定位:战略设计、科技设计、思维设计、产业设计、设计理论。
课程建设方面,开创了多样化的专业课程选课机制。课程内容,注重提供认知新知识、探索新领域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研究和探索新方法的创造力;注重给予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的新机遇。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有序。在多样化的课程修选中,教学选课系统的建立和优化使学生获得了更加便捷和准确的选课体验,同时使教务工作的效率有效提升,实现了计划精确发布、实时管理和个性化教学数据反馈。
教学空间的改造依托教学改革后体系进行,拥有不占有、提高空间使用率是空间改造的理念,实现了空间、设备的共享和流通,提高和完善了教学安排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由性、自律性和计划性。教学空间与教学体系的改革不仅对教学空间进行了功能重塑,同时开创了新型的学院管理体系,由原本的管理意识转变为服务意识。
使命与愿景
教育是国家之大计,扩展“大设计”教育新格局,拓新设计教育认知新层级,力图将设计学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领导力的创新教育和科学研究体系,构建全球设计教育共同体,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使命和未来。
摄影师:李明威
我们期待您对「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的关注,请您在公众号留言提出您对未来教育的问题。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本次活动微信平台!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to join the WeChat platform of the event.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未知,欲知。未来,已来。
The unknown, will be known. The future, i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