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来自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工作室INVIVA的一些研究,我的分享不是在于未来教育或策略,而主要在于我的项目。
来自于演讲PPT
在此之前想跟大家分享几张幻灯片,主题是关于对未来的预测,这些是明信片的设计,这个是1900年世界博览会的时候所设计的,当时我们在预测未来是怎样的,两千年的时候人们幻想明信片会怎样邮寄。这个叫做空间作战,就是今天大家所做的视频会议。这个是一个3D全息投影仪,我特别喜欢这张幻灯片,当时的预想也是非常的好。
来自于演讲PPT
这个是未来教育的憧憬,你可以看到老师把这些书直接放到了传播器里,通过耳机传达给学生。这个是对于未来教育的一个预测,实际上还是一个同样的教学的模式,老师传递知识信息给学生,学生只需去接收。这个教学的环境是非常有意思的。分享这个幻灯片也是为了娱乐大家,我们对未知的未来的想象程度是不是会受局限?因为想象未来的时候总会有一点偏离,这也是我希望跟大家讨论的一个领域。
来自于演讲PPT
简单介绍我所来自的地方,哈佛大学是个大型研究性的大学。设计研究院的规模相对比较的小,最小的是数学学院,我们是第二小的,里面有900多个学生,它不仅仅有艺术,还有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有非常强的现代主义根源。这个是我们的一个设计室,我们在学校设立了多个设计室,每一个学期,学生都会决定他们会和哪位老师一起合作,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访问学者,不是全职的教工,我们有很多访问学者,学生会轮流去不同的设计室做研究,每个设计室都有非常独特的特点,针对某一个可见的或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比较大型的就是城市规划、城市景观的问题,每一个设计室都有一个主题,在所有跨专业领域中会有相关的技术,这个技术就是一些体验,利用不同的技术或者工具进行体验,有的时候也是需要DIY,自己动手做一些原型,包括和哈佛其他的一些实验室合作,比如和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也有合作,这会给我们学生带来很多灵活性,这个仅限于研究生院,没有本科生,900多个学生都是研究生或者做研究的学生,他们有自己本身的职业背景,大多数都是学建筑的,我们有设计专业,这里所说的设计并不是美术设计,我们是和建筑有关的,他们不仅有自己的技术,还有自己的设计的方式,总的来说这个研究的内容是非常开放的,这点之前日本教授也提到了,和媒体实验室是一样的。这个课程我们有一些是研讨会的方式,我们用这个来测试一下相关的情感,也会有讲座,里面的确有一些奇怪的主题,我在这里把它们叫做一个响应式的环境,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包括互动、技术还有物理空间,互动不是指技术性非常的强,是头脑和任何进行沟通都是叫做互动,比如一本书比iphone是更具有互动性。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技术的东西,但技术实际上是什么呢?假使问10个人技术是什么,会有十个不同的答案,我最喜欢的一个对技术的定义是“技术是一切”,就是我出生的时候没有出现的那一切就是技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会变落后,随之会被其它新技术取代,这是非常有趣的一种用分析方式来看待技术的途径。
……
来自于演讲PPT
这张图是扎克伯格买的穿戴设备,是做虚拟现实的眼镜,几周以前你可以看到这个虚拟现实眼镜穿戴设备,看到脸部表情了吗?是一个进入式的体验,虚拟现实的确可以带来人体强烈的共鸣和同感。扎克伯格描述了一幅情景,他从家里面出来一路走,给大家展示虚拟的现实是如何运行的,尤其是在灾难出现以后,我们现在桥上,下面有洪水,出现了飓风,带来了一些损害,它是波多黎各受飓风灾难的一个地方,他说这个地方特别的恐怖。可以看出工具是多么具有魔法,是多么强大,它展示的是这个技术虽然可以带来现实,却并没有引起我们的同感。
来自于演讲PPT
这个是另外一个情景,学生们在参观伦勃朗非常有名的一个画作,他们都在玩儿自己的手机,然后博物馆就贴了一个告示,说他们实际上不是在玩手机,他们是在下载一个应用,帮助他们了解这幅画。但我觉得这个不是一个正确体验空间的方式,如果要体验一个空间,你不应该在不断地看自己的手机,我并不是一个反科学反科技的人。再举个例子,你去到一个地方,人们没有看这个空间或者艺术作品,他们只是在不断地拍摄,进行中介的传播,这是一个环境造成的因素,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感觉。这是一个叫皮特的建筑师,当你走进一个空间,他说当我看到一个房间,用1%秒的时间就能感觉到这个房间什么样子的,这个是很多东西的一个总结,比如它的味道,空间的大小,很多小的因素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感受,我们非常的善于去发现这些东西,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空间环境是什么样子?我们很难真正地分析或分割周围环境的因素。
来自于演讲PPT
在15世纪的时候,一个文艺复兴大师创造了这样的设备,将这样一个镜子放在一个图画前方,钻了一个小孔,眼睛看出去就有透视法的感觉,一种立体有景深的感觉,这也是整个西方艺术、绘画改变的动因之一,它影响到了什么呢?就是在几十年以后,所有的这些绘画都开始拥有景深,这种透视法的元素,这个东西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了,它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件事情,也是我研究的一个方向,如何去理解对于一个建筑空间的一种主观的感觉,我们如何去测量对于空间的感觉呢?就是凭周围环境的一个感觉,有一些研究的问题,比如城市的背景是否拥有同样的唤起的能力,建筑的环境是否能够影响人们的感观体验,同时影响人们的行为。作为一种设计的工具包,设计师和建筑师是不是可以真正地去设计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空间和体验呢?我们有这样一个很长的历史和传统,也学习了很多,但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明白,我们如何让这一切能够奏效,这个也是我和很多科学家的合作的原因,我们昨天谈过这个话题,一个设计方法和科学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在这个感官体验里面,我们有视觉听觉触觉,各种各样的内容,我们开始去进行一个研究项目,就是使用这种AEG简单的距离传感器去测量、去理解我们在环境里面是不是能有一些设计的空间,这些感官的体验可以不可以被量化?可以不可以被测量?如果你将这一切展示给一个科学家看,我们使用的将会是非常严谨科学的方法,但这是在主观和客观的研究,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研究方法。
……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未·未来」官方网站
「未·未来」 全球教育计划
筹备委员会:
高洪、范迪安、董长侠、苏新平、王少军、王晓琳、张子康、宋协伟
主任:
高洪、范迪安
学术主持:
范迪安
总策划
宋协伟
统筹
秦建平、靳军、王子源、张欣荣、任英顺、高高、纪玉洁
策划执行
程书馨、李文龙、潘镜如、薛天宠、柏林、李明威、龚奇骏、李昳尘、李峥
策划支持
李玉峰、陈小文、费俊、周子书、蒋华、周博、薛江、孙帅、叶骞、李磊
多媒体制作
陈卓、张文超、王黎明、刘桂羽、熊樱菲、李鹏飞、任龙、董海芳、 胡绿 、吴碧琳、何聪进、李江南、李明心、陈冠恒、方娜、王舒、郭童谣、庞雯、吕郑鸿、张永基、何守一、刘小鹏
形象设计
何君、叶骞、龚奇骏、李峥
空间设计
薛天宠、梁欣、马鑫、王楚霄、赵靖雅、张天钢、沈星逸
媒体宣传
徐新立、吴琼、章燕紫、朱莉、王姝、程书馨、李文龙、潘镜如、迟鹏、王艺丹、谢梦荻、郑涛、薛江、李峥、胡帅、安静、芦皙、田钊菡、肖冉、张芷蘅、宋涵、龚奇骏
项目协调
张欣荣、任英顺、王选政、潘镜如、刘晓磊、刘昶、杨宁、车静、陈华、杜国光、陈馨、王艺丹、许露丹、姚地
未知,欲知。未来,已来。
The unknown, will be known. The future, i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