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未来」演讲实录

南洋理工皮尔·沙提克  

2017-12-27

嘉宾微信-11.jpg


晚上好!首先我要感谢院长请我来这里,我当时和院长是在设计学院的咖啡馆碰见认识的,院长说你要不要来参加我们的研讨会?我说可以呀。所以这样的一次偶遇,非常好的一次偶遇,把我带到了这里,其实教学也是一次偶遇,我想在座的各位有些是学生,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希望我感觉好像是在大会上发言,我还是希望那种在教室里授课的感觉,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过去九年来教本科生的体验。

640-1.jpeg


有人说伦敦开了一个店,可以为那些难民来买圣诞礼物,这个圣诞节的购物清单上能够包括所有难民旅程各个阶段需要的东西。
   
什么叫做“难民旅程?”作为难民的经历对很多人来讲是痛苦的记忆,人们要经历很多很多的领域,他们不希望成为难民,他们必须住在账篷里边,还需要燃着火才能生存下来,他们在账篷里需要什么作为圣诞礼物呢?实际上可以给他们买救生衣,或者其他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物品。这些东西是设计师设计的,之后放在faceBook上可以引起大家的同感,然后买一些东西给那些饱受苦难的人,你看这才是他的目的所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项目?谁来负责这个项目?他是怎么负责?怎么做的呢?现在,我们先了解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项目。
   
我们也看到建筑师和平面设计师们设计了一些列海报,上面写着“为了难民危机来做设计”,它表明难民能够把隐含的信息表达出来,实际上这些对于图像设计师,类似于我们这种教育背景的设计师,我们所做的这些设计都非常的好,把暗含的信息表达出来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些工作。实际上,我也去过难民营,当时和很多人一起去的。我觉得他们真的很难过,不舒服,这是黄色的,代表难民的符号;《NO  WAY》这样视觉的表达能够把我们非常清晰地描绘出来,澳大利亚人说:“澳大利亚不会是你们的家,我们拒绝这些难民”,这是另外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但是其中有什么元素,我们能够找到许多,又或者是丢失了呢?
 
640.jpeg
                                                                                                                                                                    来自于演讲PPT
这是我的两个学生做的项目:对于难民来说基本需求是什么?在24小时之内生存基本是什么?这个项目就叫《24小时生存》。另外是《身份识别opportunity》他们难民的迁移意味着本身的身份丧失了,年轻的小孩子被绑架,年轻女性被侮辱等等,所以我们要考虑怎么能够给他们提出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想法,而不仅仅是其他的。我的同事道格拉斯建立了一个非政府组织,叫做“为难民开放的大学”,其中包括叙利亚、印尼、马来西亚的难民,我们作为大学要做的第一件工作是开放我们的大学,我们在纸盒上面所做的一些设计当然很好,但是真正工作本身非常重要,为难民提供上学的机会。

640-2.jpeg

                                                                                                                                                                      来自于演讲PPT

这是另外一个项目,这三个女孩针对海上的塑料垃圾岛,比如在印度洋,她们建立了一个塑料垃圾收集区并且隔离,他们把这些垃圾收集起来之后放在一起,看起来好像在水中浮动的一个岛一样,离得越近就知道这些袋子都是购物袋。她们也是通过这样的设计传达一个信息,我和我的学生们进行很长时间的对话,她们用了两个投影仪和编程人员做了这样一个设计,从塑料岛创造出一种艺术感,并传达了一定的意义,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通过这样的反映不仅仅是为了做一个解决方案的设计,而是一种艺术表达,把所有的因素组合起来之后传达了深层次的意义。

   ……

后来我看到1950年出版的这本书《人类的人类使用》Norbert  Wiener,里面提到了一些人工智能,很多概念在50年前这本书里面已经有所描述,这个作者提到了一个物理学家Gibbs,他的名字我以前没有听过,他创新的不是思考一个艺术,而是所有的世界、有限的和环境相关的问题,他的核心概念是说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实际上也许是更大的好几个世界组合中的一个小的自己。除此之外Gibbs建立了“概率理论”,他描述的是熵在不断地增长,他把这个放到一起的时候更有意思的是除了设计师核心之外,所有的因素都出现了,所以开始把不同的领域进行连接,如果所有都放在一起,放的越多熵平均均数扩展,熵在不断增长,作为设计师和专业人士可能还要做其他的工作。


640-3.jpeg

                                                                                                                                                                     来自于演讲PPT

把这些都放在一边看看和其他人进行沟通有怎样的结果,会看到有更多的东西进入我们的眼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法律制度应该怎么样,IP应该怎样,很多时候有一些学生很疑惑,因为他读了很多书和很多人进行沟通,发现好像所有人都有道理,熵Entropy世界里所有封闭系统包括设计都会自然而然开始恶化,慢慢丧失自己的标志,之后从一个有组织的状态进入一个非常混合、非常杂乱的一个状态。可以看到有区别加上形式是设计师曾经习惯的环节,进入一个混乱群均制的环节,作为设计系的学生如果和很多人进行沟通的时候,会看到这就意味着什么呢?设计作为一种媒介是否已经开始恶化?其实并没有,建立了一个混淆的环境,尤其是对学生而言,无法形成一个协调的产品,为什么叫做协调呢?整个过程是一个平衡和协调,通过熵Entropy的值意味着未来学生是否从西式艺术价值学到更多的东西,包括设计、媒体,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科技怎么应对这个问题?带来另外一个概念“熵Entropy的本质的回归”。作为一个整体,它应该是就原始性而言不断地向下,会有一个内部的闭合,它的方向看起来和整个宇宙通行的方向是相反的,这是科学给我们带来的,换句话说其中有一个有限的时间的趋势,对于整个机构会有所上升,所以为什么我们的祖父母会去抱怨把东西从这个水槽里面扔下去,会觉得科技进步未必能够带来真正的进步,组织从简单变成复杂,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设计师一直在做的事情。简而言之可以有这种能力设计这种东西,帮助控制保真度的流失,通过扩大它恢复保真度,扩大一些东西,这是我们最善于做的事情,这么做可以产生一些新的价值,产生简单的一种存在,通过它们可以实现简单的完美的和谐。

……

作为一个设计师要去分析你的环境,要去思考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要素,不要尝试着同时做所有的事情,因为这是不可持续的,如果真的需要用一些东西一定是不得不用的,必须要去理解你的用户,实际上我通过找到这种关键的节点,作为一个老师、作为一个设计师,我实际上取得了很多的灵感,包括通过教授我的学生。
 

640.png

                                                                                                                                                                     来自于演讲PPT

……

我使用“口音”这种审美方式,这就是一个模型,很多人会嘲笑我这个模型,但是我觉得这是非常实用的,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应该有三种最重要的东西:1.人类元素;2.功能;3.情感。中间他的口音、核心点是“审美”。

这是一项进行中的工作,他们能够理解“口音”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基于情感中心,那个是更靠近功能中心,很多工程学的学生知道怎么去设计工业产品,能够让我们的设计师学生们实现一些进步。

……

首先,熵造成保真度的流失,出现越多会出现系统的恶化和退化,当更多的细节被介绍给学生的时候就会出现;
第二,“一致”发现我们应该去展示一些区域,通过努力增加这种保真度;
第三,创造这些结点,理解所有的这些具体的过程和需求学生们去理解他们真正的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什么;
第四,这一切帮助我们的学生未来成为更好的媒体艺术家和设计师,对于在座诸位学生,你们现在所做的这种项目需要去投入足够大的注意力。
看这样一个宇宙,“熵Entropy”是真的,整个宇宙已经带着熵去生存了13.8亿年,他们有怎样的进步,理解了空间和时间,我们继续在充满熵的时间里生存,非常感谢。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未·未来」官方网站








「未·未来」 全球教育计划


筹备委员会:

高洪、范迪安、董长侠、苏新平、王少军、王晓琳、张子康、宋协伟

主任:
高洪、范迪安

学术主持:
范迪安

总策划
宋协伟

统筹

秦建平、靳军、王子源、张欣荣、任英顺、高高、纪玉洁

策划执行

程书馨、李文龙、潘镜如、薛天宠、柏林、李明威、龚奇骏、李昳尘、李峥

策划支持

李玉峰、陈小文、费俊、周子书、蒋华、周博、薛江、孙帅、叶骞、李磊

多媒体制作

陈卓、张文超、王黎明、刘桂羽、熊樱菲、李鹏飞、任龙、董海芳、 胡绿 、吴碧琳、何聪进、李江南、李明心、陈冠恒、方娜、王舒、郭童谣、庞雯、吕郑鸿、张永基、何守一、刘小鹏

形象设计

何君、叶骞、龚奇骏、李峥

空间设计

薛天宠、梁欣、马鑫、王楚霄、赵靖雅、张天钢、沈星逸

媒体宣传

徐新立、吴琼、章燕紫、朱莉、王姝、程书馨、李文龙、潘镜如、迟鹏、王艺丹、谢梦荻、郑涛、薛江、李峥、胡帅、安静、芦皙、田钊菡、肖冉、张芷蘅、宋涵、龚奇骏

项目协调
张欣荣、任英顺、王选政、潘镜如、刘晓磊、刘昶、杨宁、车静、陈华、杜国光、陈馨、王艺丹、许露丹、姚地






未知,欲知。未来,已来。
The unknown, will be known. The future, is here.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

*星号为必填项目